木素材使用必然趨勢
近10年來集層材被大量運用,集層材可說是木素材使用的必然趨勢,甚至可說是百年來無法被取代的木料之一。其無法被取代的原因主要是森林砍伐限制,木頭取得不易;其次是相較須耗費多年時間長成的大塊實木,集層材利用三~四片(甚至更多)木料接成,加工快速,延伸性高,且木頭損耗低,可降低成本,因此無論在裝修、家具或建築上,甚至裝修用的角料也多是集層材,因此運用十分廣泛。
1 以膠水結合木料拼接
儘管當今裝修或建築領域,集層材被大量運用,但若追溯其歷史卻相當悠久,集層的概念最早是由榫接將有限木料拼接成較大木板之用,例如台北三峽祖師廟的大門即是如此,而現今則多是以膠水結合取代傳統。當然,採用膠合必須注意所用黏劑是否有甲醛超標問題。
圖片引用_《設計師愛用素材:木》麥浩斯出版
2 護木油或呼吸漆保護
集層材的保養與實木相同,用於室內可以護木油或呼吸漆保護,若不接近水源也可不上塗料;若使用於戶外,則必須以室外用護木油塗裝,或經防腐處理。
圖片引用_《設計師愛用素材:木》麥浩斯出版
3 室內裝修運用範疇多又廣
在室內裝修範疇,坊間集層材種類相當多,包括柚木、松木、柚木、北美橡木等,集層材可用來製作面積較大的工作桌、進口廚具的中島,或者是用來裝修大面積的天花板。
4 木料愈寬厚成本也愈高
集成的方式影響表面所帶來的質感,一般而言,採用愈大塊的木料去集層,表面質感愈細緻,效果也愈自然,因此集層木料愈寬、愈厚,成本也愈高。
5 台灣杉木及進口花旗松
而集層材運用在建材上,尤其影響近代木構造建築,所用木料有進口,也有國產。台灣產為台灣特有種的杉木,而進口則多見北美花旗松,其為一級結構材,台北花博夢想館、台中大墩國小體育館屋頂即採用此類。
6 可依需求設計料材形式
使用集層材做成的結構柱,不受木頭大小限制,甚至加工做成寬100公分、高6公尺的尺寸都行,也能依照需求設計為四方柱、圓柱或八角柱等。
集層材製作流程
步驟1 採集運送─從林地採收木材,搬運至木材加工廠。
步驟2 裁切─對原木進行初步裁切,去除枝節,留下主幹。
步驟3 天然氣乾─將原木堆放在戶外或空氣流通處,透過日照或氣流,讓原木中的水分自然蒸發。
步驟4 人工乾燥─將完成天然氣乾的木材,放入能控制溫度濕度的人工乾燥室,使原木表面與內部含水率平均降低,經過乾燥處理的木材,加工時才不易捲翹變形。
步驟5 表面刨光─將乾燥處理後的木材,進行表面打磨拋光程序。
步驟6 強度測試─以木槌或鐵鎚敲擊木板的一側,利用麥克風收音,將音波資料傳入傅立葉頻譜分析儀,分析縱向共振頻率,測試木材的均質程度,非破壞性分等。這個步驟多用於結構材。
步驟7 木材分級─透過非破壞性分等,依彈性模數高低將木材分為內層用、外層用與等外材。等外材不用於結構用途,而轉為裝修用途。
步驟8 去除缺點─將木材的木節等缺點去除,並裁成均質的木塊或木條。
步驟9 指接佈膠─將木條一側裁成鋸齒狀,塗膠黏合,接合處就像手指交叉的樣子,能增加密合強度。使用的接著膠依據集層板材的木種與用途而有所不同。
步驟10 指接接合─對膠合的板材施加壓力拼合,達到所需壓力就停止,使之更為密合。
步驟11 檢驗指接強度─在集層板中間加壓,測試指接強度與拉力。
步驟12 層積膠合成結構用中大截面構材─將經過品質與強度區分後的集層原木薄板,使用結構用膠合劑,以適當的層積壓力,將集層材膠合成結構用中、大斷面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