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藝術銀行接力展從臺南「迺格子:來去揬街路」首站起跑,並由臺中「策格子:城市填空」及臺北「創格子: 不只造飛機」接棒,由南至北開啟一場不間斷的藝術馬拉松。而今來到臺北展區TAF空總創新基地,同時邀請到馥閣設計設計師黃鈴芳,帶我們以空間設計的視角,欣賞藝術這件事與住宅空間兩者激盪的火花。
「第一次相遇藝術銀行,是在兩年前的文博會上。」黃鈴芳設計師當時正準備幫即將完工的設計案尋找合適藝術品做搭配,偶然發現藝術銀行可租賃藝術品的服務,因此有了初次的合作,「藝術品出租是很好的意念,讓無法想像居住場域中可以如藝廊般擺放藝術品的屋主,有了親切的接觸方式,同時讓設計師豐富自己的案場有了更多選擇。」
「創格子: 不只是造飛機」展覽分別規劃「當代童話」、「裝扮遊戲」及「實驗生活」三個展區,展出 19 位藝術家的 38 件精彩創作,藝術家從童年記憶、社會議題、民俗文化、地球生態、大眾媒體及日常生活等題材出發,平時便會勤跑藝廊,也有收購藝術品習慣的黃鈴芳設計師,獨鍾藝術家林慶芳作品【台風之戀尪仔標-公主病的白雪與仙杜瑞拉】及張騰遠【地球考古學】,「很認真的主題卻以童話故事的人物和大膽色彩表現,很容易讓人理解主題,運用在室內設計之中也能突顯主題。」至於如何為何要居家空間中配置藝術品,以及該如何挑選呢?黃鈴芳設計師提出以下見解:
Point1. 挑選和自己人生經歷產生共鳴的藝術品
「其實真正要說起來,我是一個不善人際互動的人,因此個人特別偏好沒有臉的雕塑,每每見到之時,就像進行一場自我對話」,黃鈴芳設計師表示,雖然這樣的藝術創作在沒有感受的人眼中,甚至是有些恐懼的,但對她而言卻能產生心靈慰藉,因此她認為藝術欣賞這件事是非常各人、私密。而藝術作品置放於居家空間之中,是每天每日所見的一部份,因此自己打從心底的喜歡、認同、蘊含深刻感觸的,才能豐富生活上的不同面貌。
Point2. 了解藝術品與裝飾品是兩回事
運用藝術品或家飾裝飾,是讓空間氛圍加分的關鍵,但根據黃鈴芳設計師個人的經驗,不少家飾品的售價不比藝術品低,但大多僅擁有「裝飾性」的價值,而年輕藝術家的藝術品則和這些家飾品的價格相去不遠,除了有價值上真正「保值」,卻更富有背後精彩的趣味性,經得起長時間的考驗。因此,先認同這兩者的差異,不為買而買,才能使藝術的價值在空間中更為彰顯。
Point3. 先符合風格、再來完整光源
藝術品的擺放必須考量人在空間之中,將於什麼樣的視角看到藝術品,進而決定藝術品的大小及形式,例如:沙發背牆通常留白寬裕,適合擺放大幅的藝術畫作;而長廊的端景處,擇合適擺放雕塑或長形的畫作。另外,有些屋主在裝潢時便擁有收藏已久的藝術品,這時設計師會根據藝術品的特色,預留擺放位置及光源設計,甚至是以藝術品的色彩和語彙出發,成為空間設計的主軸,讓場域與藝術品相互搭配。
藝術品與空間佈置的新關係
「如果可以因為一樣令人深刻的藝術品,令屋主領受不同生活情趣,同時達到推廣作品的效果,我覺得很值得」,對黃鈴芳來說,藝術品除了是場域與人,相互心靈層面上的提升,同時也為設計師的作品加分,她甚至認為藝術品能為空間設計增值,獲得更多業主的認同及注目,是設計師在進行空間佈置時不可或缺的絕佳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