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意義是什麼?」當周而復始重複著不停開會、追客戶進度、被老闆噹的職場生活,會不會讓你不禁懷疑,自己的理想要到何時才能實現呢?
其實,我們對工作的定義很簡單,就是付出智慧及勞動力,進而獲得錢財,但在這背後,是否有更具意義的價值存在呢?如果有份工作可以幫助偏鄉地區、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復甦傳統民藝,會不會讓人更喜歡上工作這件事?甚至藉此獲得成就感及喜悅?
三個7年級生希望藉由創立的文創品牌Kamaro’an,回饋部落、創造就職環境的良性循環,讓人重先看到工作這件事帶來的不同意義!
在台北求學念書的設計師張雲帆、劉立祥,和一般設計師相同,追求的是美學絢爛,但在因緣際會之下,經過花蓮阿美族人Tipus引薦,接觸到台灣海稻米之母--舒米‧如妮在自家後院復耕的一大片輪傘草田,以及她自行研發編製法的輪傘草蓆和窗簾,開始重新審視設計的價值。
身處壯麗的自然環境,面對這樣即將消逝的阿美族傳統民藝,就像渴望抓住流星的慾望,很難不深深著迷,張雲帆說:「在Tipus帶我們拜訪了舒米阿姨及其他工藝家的工作室後,來自城市的我們,瞪大眼睛然後止不住地發出各種讚嘆,忍不住想『拜託!讓我一直做這個案子吧!』」
「輪傘草是種不易被輕易理解的材質。」劉立祥表示,他們最常接受到的反饋就是:「我最喜歡竹子的設計了!你們的竹子是在南投做的嗎?」、「這是藺草吧!滿有意思的!」
其實,輪傘草經常伴隨水田一起生長,在過度開發的如今,舒米‧如妮經過長時間的復育,才又能在花東海岸再度見到輪傘草的蹤跡。雖然要製成產品前,必須歷經採集、剖皮、曬乾等繁瑣的處理步驟,才能在不做任何人工加工的狀況下,必免發霉、延長使用年限,取得可編織用的外皮。
曬乾後的過輪傘皮上有層天然蠟,只要觸摸過必能被自然、光滑、不膩手的觸感給深深吸引,尤其在講究自然無添加的現今,更能理解為何過往的阿美族人情願花費冗長的時間,只為為家人親手織就一張沁涼好睡的精緻草蓆。
對年輕人來說,創業是夢想、也是擺脫職場束縛的一線光芒,但對劉立祥而言,創立Kamaro’an品牌最開心的一件事,就是藉由企業的力量,形成市場、就業環境共生的良性循環,這也是Kamaro’an的品牌精神。
Kamaro’an目前運用輪傘草開發的產品很單純,以居家用品為主軸,分別有浪草燈、旋草燈、桌上風景系列,每樣產品都需經過種植、採集、剖皮、曬乾、編織、組裝到包裝出貨的繁複流程,採少量而精緻的方式生產,劉立祥坦言:「一盞浪草燈,從採集到出貨至少需要將近2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主要是輪傘草必須要1整個月的時間,才能曬得很乾,確保不會發霉,維持產品品質。」
更重要的是,在舒米‧如妮的工藝指導下,輪傘草產品有系統的在部落開始有了小型生產線,Kamaro’an支付採集阿姨、剖皮和編織的工藝師合理的工資,將產品的成本幾乎都留在部落,即便是販售所後所獲得的產品利潤,近半也是回饋給合作藝術家,以良性循環的方式,鼓勵部落的年輕人回鄉工作,劉立祥說:「目前已經有2位部落阿姨負責採收、4位年輕人定期合作編織工作,雖然人數還不是很多,但想到能憑一己之力,回饋台灣這塊熱土,就覺得創辦Kamaro’an這個品牌是對的!」
Kamaro’an是阿美族語「住的地方」的意思,象徵取之部落、用之部落,讓部落家的型態更加遠颺的涵意,也是身為花蓮人的Kamaro’an團隊,回家創業、回饋鄉土的人生寫照。除了發揚輪傘草和籐編等阿美族民藝,身為花蓮孩子的Kamaro’an團隊更希望將當地優秀藝術家的作品推廣給更多人認識。
Kamaro’an團隊以身為設計師的美感與專業,花了1年的時間,跑遍花東當地許多藝術家的工作室,尋找那些重視在地人文情感、闡述純粹美好的日常物件,他們說:「在最靠近山與海之處,人們順著大地的步調創作,手中的作品多了幾分地氣。」當所有事情回歸原始,好好吃飯、認真生活,這家飄著東海岸海洋鹹味的選物店,為台北颳起太平洋的風,吹進你我細微卻珍重的日常。
華山快閃店:太平洋的風 by Kamaro'an
地點:千層野台玻璃屋一樓
日期:2017.09.20 -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