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臺北市市長夫人
陳佩琪
硬體的House要配合人軟體的需求
每個人身上都有多重角色,職場上的陳珮琪是專長新生兒科、一般小兒科、小兒神經內科、兒童急救加護等的醫師,在家是3 個孩子的母親,公眾領域上則是臺北市市長夫人。2011 年買下現居住宅裝修,同時間她也在治療肺腺癌,丈夫則受臺大醫院失誤移植愛滋病患器官案調查,家事國事身體都重要,對一般人來說壓力簡直不能更大,陳佩琪卻笑著說,「人要多變化、嘗試新事物,才不會失智。」
長年投入醫療工作及研究,打拚了一輩子貸款買房子,自然希望讓家裡的每個人都能「過好生活」。當初看屋最重視交通,由於陳佩琪夫妻都沒有開車,加上「前」柯醫師凌晨6 點就要出發去臺大醫院,地點位於公車、捷運都方便的大眾交通是首要考量;其次是室內採光通風,由於陳佩琪肺不好,希望家裡明亮通風,能有4 面採光是最好不過。最後買到室內約44 坪的電梯華廈4 樓,4 房2 廳2 衛格局,不過她從未有裝修房子的經驗,當時就詢問親人有沒有認識的設計師,簡要說明需求就託付專業規劃了。那段時間她住院治療肺腺癌,設計規劃都是在病床邊進行,沒有心力多加思考,想和丈夫商量,只得到「在加護病房是不能有縫隙死角的,這樣會造成消毒困難增加感染危險⋯⋯」的「柯式幽默」,因此格局、材料、傢具等等細節都是她一人決定,讓家從一堆硬體的選擇,漸漸成形為家人生活的軟性場域。
問到陳佩琪現居有沒有想要調整的地方,她馬上回答:「希望房間大一點、客廳餐廳小一點。」她提到家人一起待在客廳、餐廳的時間很短,待在各自房間裡的時間很長,相形之下總是空著的客餐廳就閒置了,而在主臥旁隔出的小書房,本來只有一台電腦,她和丈夫共用,但柯文哲變成柯市長之後,因為工作需要多添購了一台電腦,就顯得擁擠,計畫趕不上變化,當柯市長在旁邊碎念市政而她在打報告的時候,總想著書房若能再大一點、中間有個區隔就好了。
陽台是她的放鬆小花園,常自己揹著背包,搭公車到建國花市買土、肥料,照料植物讓她滿心喜悅。休假在家,打掃房子,拿著修飾筆補補木地板的刮痕,整理花草,煮頓好料,把家維持得乾乾淨淨舒舒服服,迎接每個家人「回家」,是她在醫學專業之外最大的成就感。
第1屆百萬部落客得主
貴婦奈奈
家的旅行. 旅行的家, 環遊世界的居家想像
「其實我從國中開始就一直想盡辦法要離家生活。」天生浪漫、無法接受一成不變的貴婦奈奈一開口便語出驚人地笑說,「小時候住在鄉下,與美學相關的資訊、資源很少,不太喜歡家裡始終一成不變的樣子,只能靠想像力在腦中建築自己未來家的樣子,想要獨自生活的念頭成了考大學的動力,北上讀書搬出家後,才終於實踐心目中的居家想像。」
閒不下來以及不喜歡被束縛的個性,即便是家也希望一直保持新鮮感,因此搬家對她來說不是件麻煩事,反而相當享受改變的過程,也因此堅持不買房,甚至一兩年便會換一處住處,也許隨著人生不同的階段,換一所最適合當下的居所也可以說是屬於家的一種浪漫旅行。
感性如她,在家的旅行中,除了採光、動線等客觀條件的考量,空間帶給她的「感覺」更加重要,尤其「味道」可以說是最關鍵的感官印象,「我會憑藉空間的氣味想像前屋主住在這裡的心情好壞,再決定是否要租這間房子。」她笑說,也許是諮商心理師的身分,讓貴婦奈奈對於環境的感受力特別敏銳,舉凡氣味、燈光、色彩等細節都必須舒心才能住地舒適自在。
此外,心理諮商的學習過程中更讓她養成「看樹」的習慣,植物的清新以及蓬勃的生命力,可以幫助釋放自身以及工作中的負能量,調整與安定情緒再重新出發,「我一直希望家中有屬於自己的公園,窗邊的陽光加上綠樹植栽,就是最能讓我放鬆、療癒的舒適角落。」
貴婦奈奈的家中沒有華麗特殊的空間設計,卻有讓人一眼便能讀出居住者個性的魅力,對她來說,家就是呈現一個人的過去、現在、未來以及各種想像的空間,再加上一點生活美感就能讓家處處充滿趣味巧思與故事,「因為工作與自身喜好常常需要出國,不論是出差還是旅行總是會帶回幾件精選的紀念物,隨著回憶的物件一件件增加、汰換,留下的精選回憶不知不覺演變成美國區、荷蘭區、倫敦區等充滿玩心的角落,環視一圈彷彿在家也能環遊世界。」當居家空間與心中的渴望及生活實質產生連結,便能自然而然地「長」出自己最獨特的生活樣貌,從此,讓「想要回家」變成旅行與生活中的最大渴望。
資深音樂人
姚謙
用自己的邏輯, 大玩空間的藝術性
製作出許多經典好歌的姚謙,除了在音樂上的耕耘,對於空間美學與藝術蒐藏也有自己的一番獨到見解,首先在空間的選擇上,環境、區位、交通等客觀因素皆不是他的首要考量,之所以會選擇這裡是因為認同「輕建築」的設計理念,「使用者終有一天會離開,與其讓房子因為人的佔有而終至荒廢,希望能盡量以不改變土地與生態環境的可回收材質,作為建築的實踐。」他說。
對於環保以及永續的意識也展現在家中裝潢與藝術蒐藏中,其中樓梯的空間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同時也是姚謙最喜愛的區域之一,整區的天地壁皆採用日式房子拆除後的回收木材拼接而成,花費3個多月的時間請師傅手工打造,錯綜的色塊極具視覺震撼感,搭配上大量藏書與畫作,竟意外地和諧、毫不衝突。
姚謙的整體居家空間都帶有這樣令人目不轉睛的驚奇魅力,就像他所說:「家應該是一個撫慰自己存在的空間,不須去考慮別人的感受,只要簡單誠實的面對自己。」所以在姚謙家中可以看到很多不按牌理,卻又意外合理的空間配置或陳設,像是他最近收入的北京藝術家宋冬的雕塑作品,運用大量回收門框拼構出如同條碼般的意象,這樣偏大型的雕塑作品一般不會放於室內,但姚謙卻將它放置在客廳與流理台之間,經常走動的動線之上,只因為他很喜歡這件作品所以將它放在日常最容易看見的地方,也許就是因為空氣中都充滿了「姚謙式」的自在氣息,當順了自己的意,家也會自動產生屬於自己的邏輯。
「由於我在創作的時候,需要在能完全安心與放鬆的環境中進行,因此我的家需要具備一定的隱密性。」隱密而具安全感的家才能讓人打從心底的放鬆,這對於創作是很重要的條件,而是否對環境感到安心也會展現在空間表現上,「真正讓人感到安心的家是不需要門的。」尤其做為工作區域的3 樓空間,是姚謙的專屬領域,連家人都不會隨意進入這裡,所以這層樓沒有規劃任何一道門,全然敞開的動線,是對於空間的信任;私密的臥室空間則位於閣樓,極高的隱密性可以讓身心徹底放鬆,這也反轉一般認為主臥應該要大器寬敞,閣樓臥室靈感來自於奈良美智的一次展出,也符合姚謙心中的童趣想望,「在家這個空間中,應該讓心中的孩子大膽尋夢。」
飲食文化專欄作家、美食評鑑家
胡天蘭
吃在生活裡, 也融入在家的空間中
從1986 年做《摩登家庭》雜誌主編開始,飲食文化專欄作家胡天蘭飲食寫作不曾中斷過,也因為記者的採訪生涯讓她有機會走訪大江南北,探索各地風味美食,累積了豐厚的美食評鑑能力,因此對她來說,生活和吃是不可分割的,居家空間中最重視的區域就是廚房,而且偏好開放式的設計,若真的害怕油煙只要加裝上拉門即可,讓餐廳和廚房可以相互連接,不論是做菜的人還是等著吃飯的家人都能擁有共同的料理及飲食記憶,而不是像過往留著做菜的人(通常是母親)一個人埋首在廚房的小框框裡。
平時總愛自己開伙的她,家中常備有中西方各式調味料品,這些瓶瓶罐罐就隨興地堆置在餐桌邊,方便吃飯時隨時依需求添加,沒有井然的排列卻也透露著飲食工作者獨特的生活美感,而喜愛道家的胡天蘭,家中掛著許多因採訪結識的大師的字畫作品,恬靜有力的筆觸,搭配上頗有年歲的古董櫥櫃,寫意的古樸味油然而生,其中一件櫥櫃是導演侯孝賢在「童年往事」中所使用的道具,更擁有90 多年的歷史,裡面放著滿滿的珍藏食器與餐具,每一件都值得細細品味,「我很喜歡老東西,很有味道,看似殘破的背後藏著許多未經挖掘的故事。」她說。
除了古董傢具外,胡天蘭也喜歡蒐藏各國的食器碗盤,其中蒐藏最多的就是筷子,筷子作為手的延伸,可以說是最能代表中華飲食的餐具,她從小便會教導孩子依據不同的飲食搭配相對應的餐具,韓式、中式、日式料理都有自己的筷子,「對於飲食的細節講究是一種對料理的尊重。」她分享道。
胡天蘭在興趣蒐藏及飲食精神上擁有傳統的雅致,但對於居家空間的想法卻是偏向現代極簡風格,民國80 年代初時,就已經勇於在家中嘗試清水模的設計,極簡的線條與配色,再利用小型傢具、配件跳色,在空間美學上的前衛,加上自身濃濃的人文古意情懷,衝突式的美學概念是一種藝術家的獨特魅力。
JIA Inc.品家家品創辦人
林安鴻
家的「凝聚力」讓彼此情感更緊密
或許是在創業過程中得在各國之間飛來飛去,讓JIA Inc. 品家家品創辦人林安鴻格外想念與掛念的就是家,問及居家中最重視的是什麼?他說:「與家人一起好好吃飯。」他進一步解釋,小時候一大家子圍一張桌吃飯,桌上不見得是山珍海味,那無可取代的『媽媽的味道』,始終是最快樂與美味的回憶。這樣的影響,使得林安鴻在成家後,最重視的便是能否與家人在家一起好好吃頓飯,「就算再忙碌,我也不會捨棄能夠與老婆、孩子一起同桌吃飯的時光。」另外,這份影響也滲透至後續成立品牌、構思產品時,他試圖能夠透過一些設計器皿,既能引起人們回家吃飯的渴望,也讓用餐的整體氛圍提升。
大學主修數理統計,碩士專攻MBA 的林安鴻,為了讓設計能含括東方文化精神,除了哲學他也鑽研中國美學其他領域,甚至還在2016年取得北京大學博士學位。由於得藉由大量閱讀增進知識,暨用餐空間外,書房就是他最喜歡待的地方,簡單雅致的環境,對林安鴻而言則是能夠沉靜心情、進行閱讀並思考很重要的一個空間。
進行設計相關事業,對於趨勢脈動也必須掌握。對於理想居家應具備條件,林安鴻認為,「廚房在未來的居家生活空間中將是功能更加多元的核心場所。」原因在於,隨著生活型態與趨勢的改變,廚房不再單純只是做菜的地方,人們常會一邊料理一邊與人互動,甚至許多的日常活動也會在那裡進行,因此理想空間中應該要有個大廚房。至於未來家設計的渴望,他亦是想要一個開放式廚房,「希望未來家中的廚房是開放式的,除了消弭空間的隔閡,也讓料理成為每一個家人都可以一起參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