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演進,一棟棟大樓高聳豎起,曾幾何時舊時代的土地、房子、技藝漸漸被人們遺忘,在本集節目中,主持人以柔偶然翻閱到一本關於近百年老屋的「修繕寶典」,對於記載內容充滿興趣的她,決定出發前往嘉義朴子,尋找傳說中寶典的主人。
主持人以柔來到了嘉義朴子,才耳聞到這個鄉鎮在二、三十年代竟然是台灣的重鎮之一,人家說嘉義出醫師,朴子人最多,在那個年代當地竟然林立了超過四十家的中西醫館!以柔循著寶典上線索來到「外科診所」,並找到了這寶典的主人黃崇哲、黃太太、蕭哲翔,在與他們深入了解後才發現,這間曾是日治時期所蓋的公醫院,在二戰後輾轉被黃大哥的爺爺黃清木醫師買下做為外科診所及住家使用。
這是一棟兩層樓的日洋混合建築,八十一坪,隨著清木醫師 (爺爺) 及吳彩雲女士 (奶奶) 的離世後, 這間房子再也沒人居住過,就空在這邊 30 多年,歷經了無數颱風地震的侵襲,直到蘇明修教授與黃崇哲大哥接觸,希望他能協助完整記錄朴子市第一代西醫和醫生的相關資料,才激起他們對於兒時的記憶,所以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來修復這間房子,回復當時榮景,並秉持著「自己房子自己修,自己的故事自己說」的期待。
但近百年的房子修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外觀出現雨淋板鏽蝕、屋瓦損壞不堪使用,白蟻蟲蛀、木構造建物出現坍塌傾斜等嚴重問題,在一一克服困難後,他們盡可能保留原本外科診所的格局與造型,不去做太大的變動,盡可能保留原有的材料,像是編竹夾泥牆、十三溝面磚、棟札、幣串、家具、器具等物件…。
在走訪的過程中,以柔自告奮勇提出要幫寶典主人黃崇哲先生修復老屋中破損的兩樣物件,其一是具有情感意義的珠簾,其二是爺爺曾經坐過的藤椅。
以柔帶著破損的藤椅從嘉義驅車前往彰化,找到了會製作藤椅的職人賴俊同,在聊天過程中,賴大哥細數著藤製家具的工藝及好處,但隨著時代的演變,感嘆著藤製家具、家飾品已不再受現今潮流推崇,市場萎縮,導致現今台灣已經沒剩幾家在做了,十分可惜,賴俊同大哥不希望這個手工技藝流失,開始轉型為藤製品做修復,讓上一代具有意義的藤製嫁妝、家具,在他手上能重新再現。
在向藤椅職人賴俊同告辭後,以柔緊接著前往南投草屯,尋找人稱神之手的老件修復達人張春能替她修復破損的珠簾。
來到了張大哥的工作室,以柔好奇看著四周堆滿不下千個待修復的化妝鏡檯、紅眠床、老神龕、櫃櫥、衣櫃等傳統器物…,每個物件在張春能大哥的巧手下都能從腐朽化為神奇,但張大哥認為老件修復這條路很漫長、很辛苦,已經沒有什麼人想學了,費時又費力還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研究,但每每看到這些承載時空背景的物件破損毀壞都會不捨,所以他希望藉由修復,得以讓這些具有歷史厚度的東西繼續被延續下去。
為了感念黃崇哲大哥對在地歷史文化、家族情感的努力,以柔馬不停蹄地趕緊回到嘉義朴子,將修復好的藤椅及珠簾送還給黃崇哲大哥,讓這份具有意義的物件,更完整恢復於空間,重拾黃大哥一家對兒時記憶的美好榮景。
小編的最愛
傳承的意義是一種延續,這次來到嘉義补子看到黃崇哲先生用自己的方式守護在地文化,藤椅職人賴俊同對技術的努力不懈,以及修復達人張春能對老件重生的使命情感,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一份堅持努力的心,努力著不要讓老東西隨著時光消逝,盡可能讓這些故事、技藝繼續被人們傳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