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長輩同住屋簷下,自然要有照顧生活起居和滿足日常習慣的需求,於是利用一間房的格局調整,賦予更多彈性的運用,不僅靜思禮佛的神龕與餐櫃巧妙結合,也加大餐廳和尊親房的尺度,方便輪椅的動線進出,而主臥也新添更衣室。
為高齡母親打造有溫度的健康宅,開放式的場域既可溫暖全家的情感,陽光也不可少。於是以玻璃打造廚房拉門,援引窗光銜接客廳陽台,讓空氣對流,也拉寬了場域的向度,加上客廳牆櫃邊的灰鏡搭配,以虛境反射而深化了空間。
為滿足長者靜思禮佛的日常,將神龕巧妙融入餐櫃,且在大片棕色之間以一道白色噴漆凸顯,並可拉出下方抽屜作為供桌;而若逢節日,還可就近以餐桌大擺花果。如此彈性運用之可收可放,讓神龕同時保存了機能與美感。
為放大空間感,以純白淨色打底,再鋪以黑色雲母石,漸次運用棕色木皮和黑鐵的線條點綴,轉進灰鏡與玻璃的通透感,使空間產生簡單而富於層次的視覺跳動,且不忘以家具軟件為跳色,搭配出各有情境的場域感受。
從公領域進入私領域,為規劃多間寢臥難免形成狹長的廊道。此案即為消弭過道的窄小感,將視線迎合的客廳牆櫃刻意刷白,讓廊道端口有明亮的寬闊感,且透過亮潔光滑的石英地磚,自然形成倒影,營塑空間張力。
主臥以窗以門灑落滿滿的陽光,而為了沉澱夜晚舒眠的氣息,床頭牆和櫃以溫暖的木質色調整體打造出恰如其分的遮光效果,不只主牆以棕木皮舖滿,側翼邊櫃也以半腰的窗框式設計,讓光照角度正好避過床頭,形塑好窩好眠的空間。
崇尚以人為本的上陽設計,融合家主人和長輩共居的美學觀點和日常習慣,以樸質的形式語言營塑溫馨有感的空間,建材不矯飾、格局不花俏,以簡簡單單的匠心獨運,就能突破空間先天不足,兼顧居家的健康,添抹生活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