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活化年久失修的老眷村,高雄黃埔新村推出「以住代護」修繕計畫,期保有歷史痕跡又能賦予新風貌。此間即為佔地 50 坪的大院落,居住空間約 25 坪,原為軍官居住的主屋和為侍從官打點的小屋所組成。
而老屋的價值就在漫漫歲月沉澱而出的古韻,但又為兼顧生活起居的舒適度,必須融入現代衛浴、廚具或家具,因此美學的建構必須亟思新舊之融合,才能為接手而住的藝術家,打造出宜居宜賞的藝文空間,讓文化遺跡得以世代傳承。
全棟保留舊有建築以架高基座做為隔熱和除濕之用,不僅可半遮隱私,抬眼亦見天空雲影和庭園花木。故保存歷史特色之餘,尚需加強安全結構和防治蛀蟲,以全部翻開拼接柳安實木,再重新上漆削光,讓老屋的天地牆都維持一致的色調。
老屋前後有院,採光良好,空氣流通,且為避免雨水直滲牆體,以斜簷為頂。因此除結構牆柱之外,周匝繞牆的玻璃拉門和半腰窗戶,皆拉高窗線視點,讓陽光穿透之餘,也可抬頭就見古老的斜簷結構,以及伴隨記憶成長的老樹。
有若和式的木地板,運用高低階差,以格柵拉門圈出一方玄關,讓院落陽光揮灑入內,為古舊的深色木質空間淡抹光澤,並引導視線至廳區楣樑,以刻意刷上白漆,藉對比色凸顯主結構的樑架工法;而從廳區轉進起居室也以格柵門為元素。
清空原本置放壁櫥的一角牆,刷上水泥漆後,刻意於下方小露土牆,讓古老工法略見真章,如此再擺上高几置放陶藝,即成精巧裝置的主題牆。於此向內延伸以圓桌為展台,或可宴請賓客,藉圓滿的古趣寓意增添舊時光的溫度。
為維護安全結構,起居室保留原始的背牆和原木架,僅以新式白漆刷出純淨感,但也不剔整光滑,寧願留下凹凸粗糙的曲面,散發古韻猶在的老味道。由此再放上厚軟的亞麻沙發,呈現新舊對比卻一點也不違和的舒適度,油然而見日式風。
為老眷村賦予新舊融合的特殊美感,艾馬設計團隊以「慢工細活」,一一拆解、檢視老舊的建材,再重新拼貼、或修補強化,或將拆卸的紅木地板挪作大門之用,與黑鐵並陳出文創的風情。且不忘珍惜自然古樸的環境,讓老屋和老樹繼續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