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屋主量身訂做一個家,說來簡單,做來不易;在求好心切之下,設計師總難免會以自己的專業主導一切。而接手這間透天老屋的改造,均漢設計的曹均達、劉冠漢設計師,透過與屋主的討論過程,針對他們的生活困擾與明確的需求,提出最適切的解決之道,在理解與接受的來往驗證中,設計師重溫設計初衷,也獻給屋主最安心的生活環境。
位在住宅密集巷弄內的老街屋,有著外籍男屋主兒時熟悉的生活氛圍,但是與鄰居相鄰太近,且來往行人很多,又令他深感欠缺隱私而且噪音喧鬧干擾嚴重。設計師考量戶外沒有景觀,而屋主又更重視生活品質的需求下,將前後陽台拆除,向內縮退 1 米多,重新打造半戶外休憩及緩衝空間,增添庭院綠意,無形拉開棟距,看似犠牲了坪數,卻換來更自在的生活。
建築外觀則鋪設半透明的白色立體擴張網,藉著由上斜向往下的角度,適時擋住外面直視的視線;而光線、雨水則可順利穿透落下,陽光空氣水與四季變化環繞身邊,不會阻絕人與大自然的連繫。二樓更移植一棵綠樹,穿透直達三樓,打造室內景觀。
材質沒有對錯,而是如何運用,該藏的藏、該露的露,讓人閱讀出策略目的。設計師盡量保留建材原貌,不多做加工,像牆面表層敲除後,僅以水泥粉光抹平;建築補強RC結構,與原始大樑新舊並存,均不加包覆修飾;再善用玻璃、鐵件、不鏽鋼,讓各項特質發揮得淋漓盡致。
二樓是兩個孩子的臥室與親子遊戲區,三樓是屋主夫妻的主臥,各自擁有獨立的生活機能。設計師大膽以強化玻璃打造透明樓板,形成天井,不減損使用坪效,又能迎接日光灑落,而一樓客餐區的白色地板、烤漆樓梯及不鏽鋼廚具,都可以反射光線;二樓、三樓則能享有來自中央四散到各角落的明亮採光。最特別的是衛浴僅以玻璃隔間,強化採光優勢,除了隱藏最需隱私的馬桶,其他設備清晰可見,優美的造型甚至成為室內一景。
原始坪數不大,再加上向內退縮出緩衝地帶,導致縱深更為不足,設計師要如何能保有足夠寬敞的生活空間?將收納貼牆靠邊,讓出最大使用面積,就成為化解之道。一樓梯間下方的畸零區設計電器櫃,與餐廚更具連動性;二樓則在樑下設置衣櫃與分門別類的收納箱,方便孩子收整玩具;三樓梯下闢為家事間,精準規劃讓收納不成困擾。
「退後原來是向前。」空間向內退縮卻向上發展,雖然家看起來變小了,卻放大了屋主最想要的需求機能,這才是生活應該有的真正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