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生活在居住場域其中的人而言,不僅是安人心緒的避風港,同時也淺移默化行為活動;然而居住者的需求、對生活的想像也會反過來滋養著空間,同時架構起家的型態。
進入後疫情時代,人們對家有了更多元的期待,除了過去完善興趣和嗜好的需求之外,更要通過設計展現居住者的個人特質、承擔起精神寄託。明代室內設計認為,疫情發生以來,一定程度的限制了移動範圍,人們在家中活動的時間成倍數增長,對於生存空間和活動領域的追求會更加依賴。
因此,在一個空間的規劃初期,除了通過溝通或回訪舊家的方式了解居住者對空間設計上的真正需求,完成人如其屋、屋如期人的設計,同時因應後疫情時代人們對居住場域的仰賴,建議有裝修需求的屋主可以強化 5 大設計策略:
1. 開放式中島或廚房、書房結合餐桌等,開放式家人互動場域。
2. 綠化陽台、增加室內盆栽,也可以定期在家中擺放鮮花。
3. 引入自然光及良好通風。
4. 強化浴室機能,增加淋浴處可乘坐的區域或泡澡空間,放慢使用步調。
5. 臥榻、和室可提供靜思和冥想的功能,有效緩解焦慮、也是不褪流行的設計。
6. 可做 TRX 或居家運動的區域。
接下來,一起來看看提升空間品味及療癒人心的空間設計!
50 坪的新成屋屋主有烘咖啡豆、煮咖啡的嗜好,又喜歡邀請三五好友來家中聚會,原本是沒有要做開放式廚房的打算,但在明代室內設計的建議下,決定取消一房做為開放式書房,打開廚房後讓中島和餐桌結合,並且在客廳中不設置電視、改為大面積的投影布幕,創造出更多主動式交流空間,讓男主人烘咖啡豆、女主人閱讀時,都能便於與家人互動,也增加迎賓宴客的靈活性。
打開格局後,天花板的大樑顯得非常明顯,因此設計師將餐燈融入「點字」的排列方式,表達「主恩上加恩」的意義,呼應這一家人的信仰,也藉此與原先的大樑構成十字架的型態,化解壓迫感。
75 坪的獨棟別墅,屋主同樣喜歡自己在家烘豆、煮咖啡,同時更多了收藏與品酒的愛好,不僅喜歡和家人分享、也樂於邀請朋友來家中小聚。因應獨棟別墅樓層與樓層間具有獨立性,明代設計在考量建築物的特色後,以玻璃屋的型態呈現頂樓區域,讓此處成為凝聚家人感情之處。
因建築優勢,玻璃屋區域有著良好的採光,並運用木格柵篩落光線,讓光影成為空間中最無價的裝修,此區域讓生活有了更多彈性,家人在此自由坐臥、互動零距離;而壁面的顏色選擇柔和的綠色,為修飾無法避免的結構柱,結合鐵件製作成開放式層架,打造為一棵大樹的意像,地面則選用木地板強化自然氛圍,讓人彷彿在大樹下乘涼。而鄰近落地窗處,規劃有工作吧檯結合用餐吧檯,使這個區域白天是咖啡味飄香的咖啡館,晚上則是氣氛浪漫的小酒館,具有多種用途。
30 坪的新成屋,屋主非常熱情好客,從玄關區域佈置的紅色雕塑,便能顯現其內在。在公共空間的設計上,為了讓多人聚會更為便利,不僅讓客餐廳開放相鄰,選擇低背沙發盡量,降低區域與區域間的阻隔,而窗邊規劃有超長臥榻,盡可能在不增加空間負擔的狀況下,增加座位區,同時也兼具收納機能,有效在空間中創造出中小型規模的社交環境。
餐廳以吊燈定義區域,規劃有訂製長木桌,中間設有長型凹槽,可讓屋主自行擺放喜歡的植栽,讓人在日常中也能拉近與自然的距離,同時也能做為平日看書和辦公使用。
60 坪的新成屋的廚房位置過於封閉,一家人的感情非常要好,屋主希望能在做菜時也能與家人有互動,因此在公共空間之中,取消電視牆的存在,以大型投影布幕替代,通過解放廚房的方式,讓客廳、餐廳和廚房彼此相鄰,開闊的空間放大視覺感受,更加凝聚家人的互動。
餐桌與中島吧檯結合後,釋出的空間做為起居室規劃,放上三角鋼琴和小沙發,浪漫而詩意的棲居喚醒人們對家的心之嚮往。另外,配備有TRX、健身器材等,讓屋主不用出門便能在後疫情時代擁有專屬健身空間,養成健康生活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