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重新調整空間格局,選擇合適的隔間材料無疑是關鍵的一環。常見的隔間可分為傳統隔間與輕隔間兩大類,其中輕隔間具備自重輕、施工快速、可搭配防火板材等優勢,已成為現代居家與商空規劃中的熱門選項。這次私房秘技將帶你一次掌握輕隔間材料差異、骨架選用及厚度規劃等實用知識,選擇輕隔間前先來看看,為空間打造最合適的隔間方案吧!
「輕隔間」顧名思義是指相較於傳統隔間牆更為輕盈,且不具有承重效果的室內隔間材。常見結構多以輕鋼架、木作骨架或鋁製骨架為主,外層則覆蓋石膏板、矽酸鈣板或防火板材,不僅施工快速、外型美觀,更能有效降低建築載重壓力,減少對結構安全的疑慮。
輕隔間不僅廣泛應用於居家空間,在商辦設計中也同樣實用!相較於傳統隔間,輕隔間拆除更為便利,當面臨退租或空間重整時,能大幅降低施工難度與時間成本,且輕隔間的牆體內可加設隔音棉,能有效提升隔音效果,在維持實用機能的同時,又能保有後續調整彈性。常見輕隔間隔間材料有矽酸鈣板、水泥板、白磚牆、防潮石膏磚、陶粒板與木作等,可以根據空間機能、環境條件與預算進行挑選。
🔺乾式輕隔間(適用於商辦、客廳、書房等較為乾燥的環境,價格約 $3500~$5000/坪)
大家常說的輕鋼架隔間就是乾式輕隔間的一種,乾式輕隔間與濕式輕隔間最大的差異,就是板材內的填充物。乾式輕隔間的板材間不會灌漿,而是使用吸音棉填滿,常見乾溼輕隔間材料有輕鋼骨、木作骨架,板材則是石膏板、矽酸鈣板、夾板。輕鋼架隔間的優點有工期短、施工過程不易產生粉塵、拆卸容易。
🔺濕式輕隔間:(適用於浴室、廚房或有承重需求的機能牆,價格約 $6000~$8000/坪)
濕式輕隔間也就是需要透過水泥、灌漿等方式黏接的隔間。常見濕式輕隔間有水泥板、輕質磚。濕式輕隔間最大的特點就是結構穩固、相對乾式輕隔間而言更耐用,隔音、防火與防潮效果也更好。但因為需要透過水泥或砂漿黏著,整體工期較長,後續也需要花更多時間清理現場。
🔺半濕式輕隔間: (適用於浴室、廚房或有承重需求的機能牆,價格約 $4000~$8000/坪)
半濕式輕隔間最常見的有白磚牆與陶粒板,半濕式輕隔間的施工可以分為乾、濕兩部分,先將白磚與陶粒板架設好後,再透過局部灌漿或接縫灌漿黏著。半濕式隔間兼具乾濕兩種隔間的優點,施工快速且具有一定的隔音與防潮效果,可以使用的場所相對多元。
🔺輕隔間骨架
輕隔間的骨架結構,攸關整體隔間的穩定性、耐用性與造型彈性。常見骨架類型包含輕鋼骨、木作骨架與複合骨架三種。其中,輕鋼骨具備高強度、良好防火性與施工快速等優勢,特別適合與防火板材搭配使用,廣泛應用於住宅與商業空間。木作骨架則需依據載重需求選擇合適的尺寸與木材種類,其木作工法賦予高度造型彈性,適合應用於裝飾性牆體,但相較之下在防火、防潮與隔音表現上較為有限。複合骨架則透過多種骨架系統的整合設計,兼顧結構穩定與設計靈活性,是機能與美感並重的理想選擇。
🔺輕隔間厚度
輕隔間的厚度會根據不同的骨架、面材與功能需求而有所差異,乾式輕隔間總厚度約落在8cm~12cm。濕式輕隔間的總厚度則會落在10cm - 15cm。木作輕隔間的厚度彈性較大,從4cm~10cm都有可能。若是有加強承重、隔音或有做木作造型,那厚度自然會變更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