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將挑高 4 米、擁有優良採光與庭院的 52 坪中古屋,配合屋主對現代風格的喜好,以簡約俐落的線條做為設計基調,改造成擁有閣樓的甜蜜幸福空間。 善用挑高優勢,設計師將面對庭院的局部開窗改為大面積落地窗,援引庭院的大量日光與綠意,為摩登感十足的客廳增添淨白透亮的氣息。黑白地面精準切分了玄關與客廳的空間,而內嵌的木質層板是給予家人的貼心設計,底部懸空的設計更可供放置大大小小的鞋子,滿足收納需求。客廳以極簡純白為設計重點,與高樓層完美結合的落地純白展示櫃,依據收藏品的大小將其納入適當的位置,附有滾輪的金屬爬梯便於拿取物品,底部的格櫃則提供大量收納空間,使視覺效果簡潔乾淨;灰階沙發搭配有著天然紋理的石材電視牆,使整體空間更顯深邃。 通過夾層下方,即可進入半開放的餐廚空間,延續客廳的潔白配色,加入個性純黑,顯示了俐落的摩登品味,文化磚上的照片更展示了一家人的天倫之樂。設計師善用夾層錯落設計,為屋主爭取收納需求與空間擴增,並精準利用大面積採光與玻璃材質,打造通透視覺。 有著透明護欄的夾層空間,以可隨意組合的收納櫃與跳色單品,打造專屬家人的歡聚時光。主臥有著大器沉穩的氛圍,且未脫離黑白基調,營造紐約摩登感;而兒童房則有著舒爽恬靜的氛圍,汽車造型的小床更增添滿滿童趣,天青色澤彷彿可以做一個柔軟的夢。 小編的最愛 充滿綠意的庭園,以石板與細石玩出黑白簡約感,搭配透明蛋型鞦韆,無論白天或夜晚,皆顯品味十足。
企業會館不像一般辦公空間,其目的以私人招待為主,除辦公功能外也規劃不少給來客稍加休憩的區域。位於台中市 140 坪的會館,其屋主為中年的企業家,本身偏好穩重之設計,因此設計師透過新古典風格打造出了兼具權威感但不拘謹的企業招待空間。 甫踏進玄關即可見氣勢滂沱的關公像,周圍利用深淺木質、燈光和盆栽擺設來襯托,使人一進會館即感受到其氣度不凡。整體空間配置以簡單明瞭的長型動線做規劃,每個區域之間採暗門設計,不刻意切割開來使空間呈現漸進層次感;每個獨立的區域皆在局部以共同的材質來相互對應與延續,共顯其一統的高質感。沙發休憩區採極簡的白色為主軸,除白磚牆外加入了新古典常運用的皮革素材,整體給人舒適、大方之感。會客室則以內斂的木原色與深色皮沙發為主體,冷靜中帶著一絲寧靜感,使來客能與業主在此簡單地商討事宜。為偶有貴賓至此,特地規劃了兼具視聽功能的貴賓室,揮別沈穩的色調,選用明亮色的素材為主,給人溫暖且安定的感覺,另外牆面利用不同材質的隔音材加以組合,加上雙層設計來解決其隔音問題。董事長室則宛如世外桃源,沒有任何繁複的色彩置入,全以沈著的深咖色之木質為主,讓業主能在此能安靜地辦公兼思考。 小編最愛 此會館除了規劃一般辦公空間外,亦另外規劃了吧台與用餐區,別於其他空間的公事意味濃厚,此區反倒多了份悠閒感,能在需要小憩之際在此稍作喘息。
混搭風設計總是能在房子的各角落感受到其細膩特性,異材質的使用、明與暗的色彩配置或是多風格的融合,無處不是驚喜;位在新北市的 50 坪新成屋,屋主太太本身偏好沉穩色調,但能接受創新的設計規劃,因此設計師決定以黑、白與灰黑三色作為空間主色,材質則刻意選用木材混搭石牆,讓房子在沉穩的氛圍中不顯單調,反倒藉由不同色塊與材質拼接中多了份與眾不同。 礙於採光不盡理想,設計師將整體設計重點放在光線與色調處理上,玄關以 one tone 的灰黑色調為主,往前踏進即可一眼望向餐桌、客廳,用餐區以溫潤的木桌椅為主體,再以較中性的黑色罩燈調和;廚房區塊一致採明亮的白色,長吧檯隔出空間外亦可作為另一處用餐或小憩的空間;配合空間材質與色調,客廳裝飾以深色、卡其與芥末黃等色彩融入,不花俏但相得益彰。為了使公共區域更有加大的效果,客廳與餐桌僅以兩片簡單格柵稍加區隔,而書房則採開放式無特別隔間,使視覺更加延伸。主臥房根據屋主希望一進房不要看見兩扇門,於是分別將主浴與更衣間分別安排在床尾電視牆兩側,整體以木質為主素材,柔和的氛圍給人一種愜意舒適的感受;另兩間臥房亦同樣採黑白兩色調和,簡約的擺設和設計,呈現極簡且富有設計感之樣貌。 小編最愛 設計師在整個空間內運用了各種不同的燈光調配,從罩燈、吊燈再至嵌入燈光,屋內每處即可感受到光線的層次與交錯,以彌補光線不足之缺點,柔和的燈光也使整體沉穩的色調更添些許暖度。
本案位於台北市,是間 35 坪大的新成屋,由於屋主夫婦倆喜愛現代風格,原空間採光佳,於是綜合兩項因素,舨舍設計運用材質來帶出現代、極簡的味道。整體空間運用開放式手法來做鋪陳,適度在環境裡使用玻璃、格柵、薄紗等,這些元素作為隔牆材,既能夠讓格局空間獲得界定,同時又能夠形成穿透特性,讓屋主夫婦倆身處其中,可以感到穿透與輕盈,自在地享受其中的美好。 仔細看空間中設計師善用這些材質引出輕透、明亮的效果之外,材質在表現處理上也緊扣線條表現,怎麼說呢?盡量讓所使用的材質是大面、大片或是長條形式呈現,降低繁複感,材質以線性化、片面狀呈現,能夠更清楚品味質地特色,同時也能藉由它們所勾勒出來的線條豐富了室內空間的線條變化。 小編的最愛: 空間中整體採光已經不差,再透過設計師輔以開放式手法,並結合能夠突顯通透效果的材質來加以表現,整個空間變得輕盈明亮,同時又能保有自己的獨立性。就像是廚房跟吧台區部分,整個空間因為這樣的設計手法,整合在一起機能滿滿,同時又能讓該區域明亮又舒適。
早期盛行的錯層設計,試圖在有限的空間裡,採取向上延伸方式,多爭取空間也創造趣味的室內設計。本案位於新北市約 30 坪大,居住人口除了一對夫婦外還加上一隻貓,在這樣大的空間裡,他們希望該有的機能不要少,同時又能享受穿透的視覺環境,於是舨舍設計運用了錯層設計,藉由交疊方式將空間做了重新配置,除了基本的格局規劃,還把原空間僅一間衛浴的問題做了改善,在二樓主臥旁配置了寬敞的衛浴設計,使用上更加方便同時也滿足了屋主的需求。 在錯層設計中,最擔心的莫過於視線是否能有效延伸,因此舨舍設計在材質挑選上,盡量以具穿透性、輕量的玻璃為主,視線看去不會產生阻礙,同時也能讓空間變得輕量不會顯得過於侷促。此外,設計師也適時地搭配一些木作並運用在壁面、門片上,增添整體色系、視覺的變化,另外也達到平衡整體空間調性的作用。 小編的最愛: 空間以錯層設計方式來做規劃,最擔心的就是當機能配置進去時便容易顯得擁擠,但這個簡易清爽的餐廳區,將吧台以斜角方式做規劃,利用設備線條製造了設計趣味,同時又不破壞整體視線角度。
誰說坪數不大就意味著居家環境肯定擁擠呢?位於台北市的 13 坪的新成屋,本身即具備了採光度高與格局方正的優良條件,不過礙於坪數,屋主對於空間配置仍感到困擾,希望透過設計師的創意與專業來達到多功能收納且有效利用空間之成效。 為符合屋主的喜好,空間配色以白色為主軸,藉由此單一色調的使用,讓整體更加寬敞明亮,再輔以橘黃的木皮吊燈作為亮點,柔化整體環境;廚房區的長桌不僅是用餐地方,亦兼具了酒吧和工作桌之功能,且下方蘊藏著收納櫃設計,使整體具極佳的多功能性。設計師稍微降低了廁所整體的高度,刻意規劃出另一小夾層客廳,利用玻璃與鐵件欄杆扶手作為夾層四周的屏障,且玻璃與金屬的透光性,讓空間能一眼望穿不受侷限;延續空間內的通透感,夾層階梯使用鐵件踏板呈現出時尚的漂浮感,為解決踏板支撐性的問題,將膨脹螺絲打入灌漿牆內,使其更加堅固耐用。 小編最愛 設計師善用空間,特別規劃出夾層客廳,讓 13 坪數的空間也能享有兩廳,加上大量使用單一色系與玻璃透視做輔助,減少屋內的間隔感,讓整體空間在視覺上更顯寬闊許多呢!
位於台北市的案例,屋主是一對夫妻,男屋主喜歡簡約風格,對整體美感以及金屬的質感相當要求,而女屋主平時喜歡下廚,需要有一個能自在烹飪的空間,因此設計師以都會雅痞的時尚感與完備機能為設計概念,為屋主獻上以純白色調打造的幸福美窩。 走進 18 坪的空間中,純白色系的佈置帶來自然、乾淨的氛圍,小小的空間裡,客廳、餐廳、廚房、主臥、書房、衛浴、洗衣間一應俱全,將坪效發揮到淋漓盡致,完整了夫妻倆的甜蜜生活。原有的管道間因為在屋子中央,加上樑柱帶來沉重的壓迫感,設計師靈機一動,以膠合玻璃柔化管道間的存在感,搭配現代感強烈的白色結晶鋼烤板,原本煩人的樑柱空間立刻變身時尚感與休閒機能兼具的餐飲吧檯區。 格局配置上,整體空間以吧檯為中心軸,天花上方橫樑相互垂直,俐落的線條延伸空間結構,自然界定書房、客廳與餐廳領域,另外,考量小孩出生後,空間設置可能需要重新調整,設計師以開放式設計簡化平面動線,保留空間使用的彈性,也讓走道自然融入生活中,展現流暢的生活感。 小編的最愛 利用吧檯後方自成一格的長型空間,設計師為喜歡烹飪的女屋主打造機能滿分的廚房,讓女屋主能夠隨時大展身手,與親愛的老公分享自己的拿手好菜。吸鐵烤漆玻璃更提升空間的精緻質感,增加夫妻之間的互動,向對方留下愛的留言,感情更加甜蜜蜜。
位於台北市區具有一定屋齡的居宅最容易碰到的問題,就是對外窗緊鄰防火巷或是與鄰棟棟距過近的問題,阻擋光源,造成室內視線不良、陰暗等問題,失去居家溫馨感,但設計師巧手挽救採光問題,將原本的窗檯降低,頂篷採用透光材質,有效解決光源不足的問題。 除了室外光源的巧妙引渡,設計師將室內裝潢嵌入大量投射式照明,給予各角落溫暖光線,搭配明亮輕淺的木皮內裝與色彩繽紛的軟件,給予專屬客廳與書房溫馨愜意的休憩空間。開放式廚房與餐廳一氣呵成,使動線不至於侷促,透過主臥房的水砂玻璃門將光線帶出,讓位處房屋中央的餐廳更增添了明亮舒適感。主臥與次臥皆利用原有採光明亮的優勢,以大面積開窗將光線引進房屋內部,搭配各式淺色系木皮材質,使光線得以無線延伸,主臥衛浴利用相同手法,達到明亮效果。 小編的最愛 主臥房門不用一般不透光的木門,改採具穿透效果的水砂玻璃,讓餐廳得以援引大量光線,就像是另類的「鑿壁偷光」手法,解決室內陰暗的問題,加上大面積的格櫃,使收納機能大增,將物品散亂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有著美麗外觀與實用功能的加乘效果。
一間 16 坪的新成屋,是屋主與未婚妻的居所,在小空間的限制下,設計師增加玄關空間,並將客廳、主臥的原先隔間拆除,改以通透感規劃,藉此延伸空間敞朗感,同時以簡約的白色定調,並在書房和臥房規劃展示空間,滿足屋主的展示需求,打造出小家庭的完美素雅面貌! 走進 2 房 2 廳居宅中,可見無私且通透的格局規劃,並以白色定調展現清爽氛圍,搭配立燈的照明透射,讓光影形成居家的美麗裝飾品,同時以清玻做客廳、臥房的隔間,讓公私領域可連結視野,產生視覺延伸感;一旁則以白色桌體與黑色吊燈定義用餐領域,並讓牆面的懸吊櫃體加入展示機能,融入實用設計;書房則採用白胡桃磨砂板染黑做為拉門,在適度的黑色比例之下,替素雅居家點綴一絲沉穩風格,並在書房內鐵件嵌牆做出書架,搭配燈溝光源,形成收納書籍與展示家飾的平台;主臥則展示出純粹的風貌,在玻璃隔牆上加入五段式電動百葉窗,讓居家內可共享採光,亦保有室內隱私,窗戶旁陳列的一座圓形蛋椅,則在極簡生活中帶入一絲活潑意味! 小編的最愛 主臥牆面配置整面仿秋香木衣櫃,透過天然的木質肌理,替寢臥注入質樸表情,並於櫃體中央規劃中空設計,以居家展品塑造空間中的視覺主角!
在新北市的 20 坪居宅裡,設計師在解決開門見灶的問題後,以現代風格替空間定調,迎合屋主喜愛的潔淨視覺感,並使居宅呈現低彩度的素雅表情,透過充滿巧思的燈光布置,替三口之家帶來流動的溫馨暖意! 走進玄關,設計師於入口處做出格柵規劃,打造隱蔽的穿景引光效果;進入公共空間,則可見內斂的空間線條、色彩,並於天花板加入線性間接燈光,劃分各領域範疇,以光影帶入高雅的居家氛圍;餐廚領域則採開放式設計,將白色吧檯居中,周邊圍繞廚房機能設備,打造實用具清爽感的用餐領域;客廳則以淺色作為基調,於電視牆加入鋼琴烤漆材質,與窗簾的灰階色彩相互呼應,添入少許穩重調性,而一座金屬立燈則形成空中焦點,帶出一絲時尚氣息;位於客廳後方的書房領域,則以清玻隔牆、玻璃拉門做隔間,讓居家視野可延伸通透,並於書房內配置百葉窗簾,替使用者保有適度隱私,而牆面配置的懸吊櫃體不僅滿足收納需求,更加入展示主題與照明燈源,讓量體兼具機能與端景之美! 小編的最愛 飯店般的臥房,是每個人的夢想。在私領域中,設計師透過黃光配置,開啟紓壓且放鬆的氛圍,並在床頭牆上方做出整排懸吊櫃體,緩解橫樑壓迫,底下則規畫內凹空間,並加入鏡面材質作為背景,打造具有延伸效果的美麗展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