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主兒時即住在此 40 坪居宅內,後因全家搬遷新地,小時候的回憶也就塵封不動擱在原地,直至長大成家,才決定帶著新家庭回到舊居,開啟人生另一階段;而設計師則突破既往大刀闊斧的老屋翻修過程,將空間原本的好條件找回來,再依照居者需求,適性、適量做調配,在老家熟悉的陽光和微風中,演繹最適切的新生活形貌,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玄關處,於地坪做出材質與高低差異,界定室內外範圍,並透過窗戶導入陽光,使光線可均勻照拂到整個居家,體現明亮舒適的氛圍;而儘管公共面積縮小,將坪數換給私領域和浴室,但仍透過簡單的線條、顏色鋪述,營造出朗闊明亮的公領域特質,同時運用獨特的天花線條,消弭原始樑體結構,化解視覺壓迫感;且藉由木質櫃體引申動線,促進空間範圍的分界,讓整體既能維持開放視野,也推演出井然有序的生活動線;寢臥承襲木色底調,挹注清新淡雅的氣氛,床頭則保留透空,規劃通往更衣間的順暢動線,更利用角落採光條件,安排一小區功能性區域,使屋主可享有私人的梳妝兼閱讀區! 小編的最愛 飽含日光和通風的居家設計,不僅僅表達生活美學,更別具意義的,是光與風存在於此間老屋內,呈現著那獨一無二、無法抹滅的情感脈絡,而那總能與兒時情景連結,描摹記憶滋味!
設計團隊重新定義 30 坪中古屋的場域,善用屋案的兩面開窗,將動線安排結合採光,為屋主夫妻的 2 個小寶貝開創流暢、無死角的空間。 設計師認為開放式設計首重「有分無隔」,更必須創造空間層次,因此公共空間僅運用鏤空書櫃取代隔間牆,形塑通透的回字動線,成功以日光串連各個場域。前段客廳將電視牆結合入門收納櫃體,達成和諧延續;餐廳兩邊壁面分別塗刷特殊漆並規劃大面積餐櫃,與客廳木牆相互呼應。巧妙利用兼具桌板機能的半身牆區隔一字型廚房與休憩空間,無論身處任一空間,皆可在毫無阻礙的狀態下,藉由回字動線自由穿梭,抹除制式的隔間想像,讓孩子隨心所欲的活動、父母更能隨時照看。兒童房規劃大面積收納,並善用樓高,上層作為睡眠空間,下方則為遊戲間。 小編的最愛 主臥以大地色為主軸,回歸簡約大方的氣息,更暗藏私人空間,將臨窗空間規劃一張長桌,同時滿足更衣、置物與閱讀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