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始平面圖可以看出位於一樓的老屋原始隔間紊亂,近門後客廳區因為過大的和室壓迫,不僅形成許多窄長廊道浪費坪效,也阻礙了採光。耀昀創意設計總監蔡昀璋面對管線極度混亂、屋況糟糕的 40 年老屋從基礎工程做起,梳理水電管線並果斷將所有隔間砍掉重練,將原本的三房兩廳改為一房三廳兩衛,並重新編排客廳、餐廚,並增加書房與臥榻休憩空間,將公領域打造成歐式住宅的無走道設計。保留下的唯一一間主臥採取多面向入口,建構活絡的居家動線,讓原本差點要放棄急救的老屋起死回生還價值翻倍。
在台北市寸土寸金的地段裡,坪效的發揮固然極為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讓家裡住得舒服、又能達到生活風格與設計的展現。15 坪新成屋原始格局破碎,經過瓦悅設計重新梳理空間格局後,不僅隔出舒適的兩房兩廳,客廳後方還擁有靜謐的辦公書房,以及機能豐富的餐廚空間。
提到窗邊空間運用,相信80%以上的住宅都是規劃休憩臥榻,有的下方還附贈收納機能,但許多網友表示,窗邊臥榻其實真的坐在上面的機率很低,反而都拿來堆東西!但窗邊空間不做臥榻,難道就只能閒置嗎?在住宅空間緊縮、極度著重坪效的時代,以下有幾項設計師在使用的裝潢設計手法,可以讓你參考看看。
面對屋齡高、坪數又小的住宅空間,銘家室內設計首先在 7 坪小宅內砌一道牆,以開放式的設計界定出落塵區與寢居空間。室內有別於一般小套房開門即見客廳的設計,而是將鞋櫃結合電器櫃創造多功能收納;再往內則稍微墊高地板,搭配大面玻璃拉門,打造出 20 坪以上的住宅才能享有的多功能房。
為了放大樓中樓的優勢,設計師拆除原本的封閉格局,改以墊高地板創造階差、以及穿透性的鐵件電視牆,優化採光與空間感。鐵件玻璃與玻璃帷幕打造通往二樓的階梯,串連樓上私領域與樓下公共區域,凸顯複層垂直的舒適空間感。
客廳是回到家最常和家人寵物窩著的地方,除了空間感要好,動線要順暢,還要符合每個屋主對「放鬆」的要求,對於客廳設計,除了基本需求外還做了什麼客製化設計?
由於與父親同住,屋主特別注重居家安全。原有房子格局一進大門即是客廳,演拓設計規劃出圓形玄關,弧形動線讓進出更順暢,也可避免過多的角對家人尤其是父親的傷害。此外,廚房與衛浴間都移動了配管,原應墊高地板,演拓設計透過特殊手法而不必墊高,以免父親進出時,因高低差而造成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