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坪現代風豪宅的男屋主,是一名平面設計師,平常興趣是手作跟聽音樂,加上他希望夫妻倆能擁有各自的工作空間,又不想產生疏離感,因此設計師規劃充足的展示空間,來擺放藏書、汽車模型與 CD 音響,並且透過玻璃隔間和百葉簾,讓彼此可以交流又保有隱私。
這間65坪的中古屋存在採光不佳的狀況,設計師將樓梯置於住宅中段,透過材質替換,弱化樓梯量體,並捨棄下半部扶手,藉此將有限的採光最大化,不僅化解採光有限的窘境,順暢的回字型動線更使空間昇華成隱於鬧市裡的桃花源。
30 年老屋改造計畫中,首先玄關以深色瓷磚界定空間,牆面與天花用礦物塗料與深色地磚對接,並在入口規劃儲藏衣帽間,讓回家的收納行為變得更順手。利用客廳深度,將家中收納集中於電視牆面,白色系統櫃與矮櫃設計簡約,但卻隱藏海量收納。
將原有的格局重整出 2 房 2 廳的大空間,公共空間的視覺變得更為明亮流暢,而楊竣淞理解屋主不喜太有個性的設計,但是又想為屋主打造出獨一無二的味道與溫度,於是先從材質面下手,儘管理解屋主是水泥的商品工業設計,卻也轉個彎以台灣再傳統不過的磨石子開始...
擁有一座符合生活型態的實用生活空間,又能展現自我的居住風格,是多數人理想的住宅空間,但想要實現卻不是那麼容易,端看設計師是否能夠站在屋主的角度,將居家成員的需求個別理解後進行整合,讓一家人能夠享受團聚的美好。
空間設計隨著多樣化的需求也越見豐富,近年來備受歡迎的工業風,更是個性化的表徵。許多人特別鍾情老屋,富含著歲月的的故事,在公設之外坐擁更多的自我空間。擁有 40 年屋齡的空間,為業主作為陪伴孩子的學習地,以閱讀為題,運用工業風元素,造就一處心靈寓所。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一般人對小坪數居家的要求與想像,更是對設計師的極大挑戰,該如何突破先天坪數的環境限制,為業主打造幸福的生活空間?
大部分的老屋是指屋齡 20 ~ 30 年,那個年代的屋子多為狹長型,容易有採光不佳的問題,以及難以規劃的空間格局,而無法妥善利用空間。以下三個案例,屋齡分別有三十、四十年,先撇除動線不佳、格局早已不符合現代的居住需求,牆面水泥也隨著時間久遠而剝落,屋況幾乎是不忍目睹。睿豐設計將這三戶老屋重整翻新:延續從小的記憶,以異國風織就新婚居宅;密閉不通風的 40 年老宅,以原木質樸的味道加乘出濃烈的記憶...
老屋,無論格局、動線、機能或空間風格,原有的空間型態往往不符合現任屋主的居住行為,因而需要借助室內設計師的專業來調整。在改造過程中,如何將空間調整成適合屋主需求、符合期待的新家呢?此次,我們嚴選合觀設計兩個設計裝修案,一個是全家人居住的百坪透天,一個是單身男子規劃要與未來另一半攜手共度的單層公寓。迥異的使用者需求、不同的美學風格,更能讓我們看出設計師如何運用專業,將空間化為屋主心目中的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