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由於屋主須居家辦公,考量在家時間變長,可做簡單料理、瑜珈等舒適的生活模式,加上此22坪老屋周圍的環境清幽,因此購入老宅並進行翻修。將各項基礎工程翻新、替換,從根本的體質著手,並拆除隔間牆、解放格局,融合客、餐廳與廚房空間,搭配整排窗戶,讓公領域顯寬敞、開闊。
中古屋原始屋況算滿新,只是 24 坪空間隔成三房後公共區域稍嫌擁擠,因此年輕夫妻委託湘禾國際設計重塑中古屋格局,將原本的主臥縮小改為客房,拆除一房擴大公領域,讓客廳、餐廳與玄關相互串聯,亦植入豐富的收納機能滿足屋主需求,輕柔的燕麥色包覆全室,透過材質展現大地色的層次性,打造與網紅逸歡形相相符的療癒系混搭宅。
此案為17.7坪三房新成屋,透過日式無印風的風格設定,揉合大量白色與大地色調,滿足屋主喜愛簡約、舒適的居家質感。微調原有格局,拆除一道牆面,廚房擴充空間後,可收納屋主添購的洗碗機與電器設備,同時也創造書牆與衣櫃機能,體現內外兼修的日系無印宅。
到底是價格親切的老屋吸引人,還是費用昂貴的新成屋令人嚮往呢?在室內設計的角度來看,新成屋的基礎工程花費較少,通常以原始條件變化,可透過預售屋客變,打造最適合的格局動線,省下拆除隔間的費用產生;而老屋考量使用年限,則會衍生水電管路、外牆防水與泥作等基礎工程費用,但相對來說,從零改造的老屋也帶來極高的可塑性。
「人是動的、生活也是動的,承裝生活的場域,也應該富有十足變化性。」在 30 坪的新成屋裡,YHS DESIGN 設計事業拆除原始配置的所有隔間,以四扇活動拉門創造廳與房的彈性,移植雕塑概念呈現大理石、壁紙、裱布的另一種樣貌,並透過線段與弧形語彙串聯動線,讓年輕夫妻在十年後的未來,依然被這間住宅照顧、滿足著。
45坪新成屋的單身屋主,本身從事自由業,平日有大量的時間會待在家中,於是格外注重居家空間的舒適度。設計團隊以奢華的飯店風為基底,援引大理石、茶玻、石英磚的異材質拼貼,佈劃精緻時尚的居家質感。同時,大幅調整格局,將4房調整為2房,在拆除不必要的隔間後,反而爭取到更為充沛的採光、空間感,創造現代豪宅的大器印象。
位於台北市精華地段的室內50坪雙拼住宅,是設計師新購入的居宅,崇尚自然主義的設計師,拆除隔間調整格局引景入室,精選建材展現材質之美,輔以隱藏式設計讓視覺留白,
屋主夫妻育有兩位學齡前幼兒,因此對於新家的要求不僅要符合日常收納與辦公、下廚需求,還要讓各場域串聯打造寬敞廳區,方便夫妻看照小孩、增加居家親子互動時光。進門玄關櫃牆滿足一家四口所需收納,不落地設計與燈帶照明輕量化櫃體;落塵區與客廳交界處訂製具穿透感的毛玻璃鐵件屏風,不僅美觀亦化解穿堂煞風水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