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下訂預售屋的您,是否苦惱著「客變」難題呢?建商為了便於銷售,預售屋從格局、建材、設備到管線配置,皆以相同的標準規格配置,卻不盡然符合每戶家庭的需求。因此,意指客戶變更的「客變」服務應運而生,在不影響結構安全的狀況下,讓配置保留調整彈性,省去二次施工的拆除成本。
位於市中心的30坪現代風新居,擁有可以遠眺河岸的綠意景觀,但整體格局過於狹長,導致光線無法延伸入裡,視覺感受較為昏暗。六木設計團隊重新佈局,先是拆除阻隔光線的牆面,解決採光不足的問題,再運用傢俱擺設、空間色調的排序,援引實木皮、鏡面與鐵件等元素,烘托五星級飯店般的精緻質感,締造悠閒愉悅的生活態度。
有限坪數的居住空間,如何透過設計巧思,打造迷人且舒適的質感家屋? 18 坪現代風居所裡,拆除隔間牆、打開室內空間,並透過「純粹獨白」的設計核心,使用大量的白色調為基底,搭配落地窗引入戶外充沛自然光,鏡面反射、延伸光線,形塑明亮的視野,讓空間尺度持續放大;局部的弧形線條與漸層立面,則替生活創造一抹動人的韻律感。
本次老屋改建是把一個 40 年歷史的老屋,變身為北歐風格宅。老屋前身是招待所,隔間多且動線雜亂,設計師把玄關、琴室隔間全部拆除後,讓客廳、餐廳、中島區、琴室變成一個大面積的區塊,促使客廳採光可以延伸至用餐區域,也讓空間有更多的使用彈性。而這樣空間打開後,在公領域的每個角落都可以清楚看到其他的地方,不論從哪個角度瀏覽,都是有豐富的視感和趣味,這也是設計師的細膩之處。
此案為26坪居家空間,在預售屋階段便開始進行客變,量身打造屋主一家人的生活樣貌。隔間規劃上拆除一房,公共空間以開放格局,讓客、餐廳、中島廚房相融一室。設計上先以屋主挑選的美式風皮革沙發為基底,再決定利用美式與工業風的特質進行空間的風格混搭,並延伸出家具家飾的安排與布局。
由老屋翻新的25坪美式風居家,設計師從基礎工程著手,徹底改善老屋問題,同時也透過格局的整併,將書房的牆面拆除,不僅擴大了公領域空間,也放大室內採光範圍,搭配時尚唯美的灰藍色調和拱門設計,成為屋主和教友們優雅又舒適的聚會空間。
隨著新冠病毒的延燒,居家辦公成了一種新趨勢。45坪空間的屋主為一位長期居家辦公的單身貴族,且因屋主本身好客的原因,對於居宅空間有極高的要求,選擇拆除原空間裝潢,並將格局重塑,從細節開始量身訂製,創造出專屬於屋主的奢華單身城堡。
身為結構技師的屋主,對於居家空間有著極高的標準,為讓空間對大尺度與夢想藍圖靠攏,抱著須將原設計全部拆除的決心,找上同樣對細節有堅持的IS國際設計,共同攜手重建兼具美感、機能與空間感的夢想美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