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屋以大量木質元素打造舒適無壓的日式休閒風格,38 坪空間跳脫隔間框架,墊高的地板結合半高電視牆,讓窗邊臥榻延伸出寬敞的休閒遊戲區,並與餐廳空間相連,在公領域創造出多元休憩空間。
35坪長型老屋空間,翻新後以退休宅需求為規劃重點,整體風格採時尚黑白詮釋,表現出個性的現代風;格局則透過開放式設計,改善長型住宅採光缺陷,讓各領域都擁有舒適的光影。
25坪的中古屋為一家六口的居所,原屋況動線不佳、天花過低頗有壓迫感,設計師以通透的玻璃與溫潤的木質點綴俐落的現代風,再以深厚的設計經驗,為屋主打造機能與美感兼具的人文空間。
老屋格局可調整彈性大,在價錢方面也有更多優勢,因而越來越多人選擇購入老屋進行改造,根據內政部稅籍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台灣有過半的房屋屋齡超過 30 年,老屋經歷歲月的洗禮,大多存在管線老舊、天花過低、與格局不符使用等問題,進行改造是入住前不可缺少的過程,但你知道老屋改造其實比你想的還要複雜嗎?小到管線配置,大到格局重塑,都存在許多「眉角」,許有森設計師認為老屋改造中最重要的就是基礎管線的配置與對建築結構的認知,不良的規劃,再經歷長久的累積之後,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可見老屋改造處處充滿學問。
「許多人會購入老屋主要是因為房價加上裝修費後可能還較新成屋低,但這不是一定,因為老屋的裝修預算不像新成屋能有基本參考值,常是拆除後才見真章,尤其老屋百分百都有漏水壁癌等問題,如果牽扯到外牆因為權限問題且投入成本過高難以根治,因此購屋裝修時須特別留意。」竹村空間魏立彥設計總監說道,有著豐富老屋裝修經驗的他,此次將以兩個老屋翻新的精彩案例告訴我們,在裝修舊屋時需要留意的重點。
說到彈性隔間你會想到什麼呢?是拉門、布簾還是半高矮牆呢?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彈性隔間大致可以分成兩「有形」、「無形」兩大類,有形的彈性隔間及為常見的玻璃拉門、布簾與半高矮牆等具有實際形體的隔間方式,而無形的彈性隔間則是利用心理學中暗示的原理,透過風格變換、地坪高低差與天花樑柱等非實際隔斷來區隔。
此案為69坪新成屋,原先商品化的房型並不符合屋主一家的期待,更無法植入一家三口的生活方式,竹村空間 魏立彥設計師 透過重整格局、善用質材,佐以間接光源輔助,並適時虛化某些空間的介面,保留變換為實體的彈性,以精湛手法展現虛實交錯的設計模式,成就一所流動如生、時尚現代的特色居宅。
近幾年自地自建越來越盛行,許多人找地蓋屋,希望在好山好水或自己喜愛的土地上,蓋棟屬於自己的夢想宅,然而自地自建牽涉廣泛,包含法規、資金價格費用、施工、流程、建築、室內設計等,整理常見的問題,讓有興趣自地自建的屋主先有個簡單的概念可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