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排屋多屬於狹長型空間,如何讓有限的面寬距離在視覺上感到舒適,同時也有使用的實際功能,是設計上重要的工作之一。設計師挑選淺色系中顏色表現較沈穩的淺灰色作牆壁主色,創造客廳空間的視覺深度。關於燈具的安排,則透過線條簡單但圓潤的主燈具增加居家生活的趣味感,並透過點綴的崁燈,讓主副光線創造空間的景深,透過光線的層次放大整體空間感。
屋主的期望:在40年的老房子中發現更多可能,讓空間具有充足收納,更舒適開闊,成為下班後與心愛貓咪共享的放鬆居所。這間位於台北市復興南路的老房子,屋齡已將近40年,有著老屋常見的狹長屋型,並僅有前後採光,格局不方正加上不佳的樑柱位置,都讓空間格局的規劃必需縝密思考,然而,設計師並未大興土木的拆除改造,而是以空間原有的條件發展,保留了老房子所蘊涵的氣息,並給予嶄新的空間樣貌。
什麼!?30坪大的空間只作一房一廳的格局規劃?不會太浪費空間了嗎?其實,空間的使用效益是與使用者的生活型態及居住習慣緊密相繫的,倘若用不著那麼多房間格局,卻硬將空間切分為傳統的三房兩廳形式,那才真是浪費了空間坪數呢!本案屬於獨棟空間中的其中一層,因屋主希望能夠將整層空間打造為完整而獨立的私人居所,因此設計師在充分了解屋主的起居習慣與日常需求後,以飯店式的起居套房來營造本案格局,實現一房一廳的無拘束自由生活感!
本案屬於老屋翻新的案例,屋案本身已經有三十年的屋齡,雖然是老舊的公寓,但是有著格局方正的優點;而四十坪的空間,對於人口簡單的業主來說也頗為充足。設計師與業主溝通過後,決定在現有的格局優勢下,將改造重點放在風格營造與收納規劃,並且融入業主所喜愛的吧檯設計與和室空間,讓三十年的老屋擁有煥然一新的面貌。
本案位於新竹竹北,空間位居於高樓層,再加上原本就有規劃大面窗設計,進行翻修時,負責規劃的藍雅國際設計張凱,除了維持原物件先天優勢,另也加入機能,讓拉大整體生活尺度。設計師將書房與客廳做連貫,開放式設計並輔以書桌作為櫃體,各個空間看似獨立,但又能串連在一起,通透感也不因機能的注入而受到影響。
在台南,老房子再生的故事感動許多人,在台北,也有類似的故事。時間回溯到2008年夏末,建築師鍾永男和老同學因緣際會下,取得位在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上一棟老屋的產權,幾經考量,他決定善用過去改造木造老房子的經驗,讓這棟老屋重獲新生。前後花了近4個月的時間整修,老屋以咖啡館之姿展現新面貌,更多人親近這棟老房子,而它,也活出87歲新生命。
給予空間不同的變化,紘幃設計以簡約為基調調和,運用建材及色調,展現簡鍊精準及內涵質感,讓每個空間都有自己的主題色系,又必須具有整體協調性,運用材質與顏色的調性調和,展現高難度的材質色系的整體搭配能力。
相較於新建案,老宅的公設比率低,往住有較實在的室內坪數,因此只要稍加整修,一樣可以擁有夢想中的住宅風格。而清爽的北歐風是近年來相當受歡迎的空間風格,只設計‧部何彥杰設計師重新定義空間尺度,引入更多的自然光線,搭配白色基調與原木材質,打造出舒適明朗的居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