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會購入老屋主要是因為房價加上裝修費後可能還較新成屋低,但這不是一定,因為老屋的裝修預算不像新成屋能有基本參考值,常是拆除後才見真章,尤其老屋百分百都有漏水壁癌等問題,如果牽扯到外牆因為權限問題且投入成本過高難以根治,因此購屋裝修時須特別留意。」竹村空間魏立彥設計總監說道,有著豐富老屋裝修經驗的他,此次將以兩個老屋翻新的精彩案例告訴我們,在裝修舊屋時需要留意的重點。
知名料理網紅小林與攝影師郭郭,為了持續提升拍攝品質與需求,特別成立全新工作室。20坪老屋翻新空間裡,重整老舊管線、拆除不適用的隔間,改善漏水問題,且形塑寬敞、明亮的空間質感。
屋主夫妻帶著孩子買下這間20年老屋,希望能擁有寬闊的空間感,並打造夢想裡的開放式廚房。設計師首先注入明亮的純白基底,加上開放式手法,迎來日式無印風的舒適感受,同時拆除不必要的和室隔間,擴增原有的廚房範圍,也能隨時照看小朋友的玩樂情形。在簡單純粹的調性裡,完備親子宅的質感樣貌。
「若非必要,坪數不足不用硬隔到三間房,保留坪數給公共區域或升級臥房和衛浴會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新成屋的玄關牆面鋪貼灰鏡,創造更開闊的視覺效果,拆除室內過多的隔間數讓 25 坪住宅擁有寬敞的廳區。客廳電視牆正面不設計任何櫃體,僅以簡約電視櫃創造置物平台;利用廊道轉角訂製櫃體屏風,不僅能跨場域運用,也能讓廚房與客廳在視覺上有一定的遮蔽性。
為了放大樓中樓的優勢,設計師拆除原本的封閉格局,改以墊高地板創造階差、以及穿透性的鐵件電視牆,優化採光與空間感。鐵件玻璃與玻璃帷幕打造通往二樓的階梯,串連樓上私領域與樓下公共區域,凸顯複層垂直的舒適空間感。
68 坪中古屋翻新後,重新安排餐廚空間優化了使用動線,創造舒適又寬敞的客廳與餐廚空間,透過公私領域機能重新分配,找到一家五口夢想的生活步調。在不變更廚房管線下,拆除過大的中島,改以玻璃拉門區隔ㄇ字廚房與餐廳,保有空間彈性,並利用牆柱凹凸區規劃大理石紋磁性板。
生活空間越來越小,但對於空間感的需求不減反增,因此開放式客廳也成為裝潢的標準配備,面對 30 幾坪的老屋,該如何調整與刪除不必要隔間,打造理想生活格局?
此案為48坪預售屋客變為現代風宅,在一開始的客變時期便微調空間格局,縮小一房,並放大餐廳空間、置入吧檯設計;並拆除一房,調整為開放書房,讓整體公領域更顯舒心、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