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兩戶小坪數住宅打通改造的現代風居家,屋主夫妻期望能擁有多個休憩的放鬆角落,並為兩個在國外念書的孩子,保留回國後各自臥室,並結合彈性多功能設計,即使當他們不在家時,也能夠成為彈性自由的空間使用。
林妤如設計師擅長整合屋主需求與喜好,以現代風格打造舒適質感居宅。本案是坐落於社區的 30 年老屋,由於屋主從事導演工作,希望家中可以有發揮創作的工作室空間,設計師與屋主溝通討論後,以開放式空間為原則,為原本 30 坪的空間賦予開闊流暢的動線及視野。在餐廳旁舊有的兩房格局也重新改造,取其中一間做了長虹玻璃拉門,區隔出多功能空間增加使用靈活度。
佔地400坪的自地自建現代風豪宅,專精作畫與雕塑的藝術家屋主認為——藝術即是生活,希望家不僅是住所,更要體現對創作的熱誠和想像。玖柞設計團隊將空間做為畫布,透過不同視角與觀點,藉著光影、質材與曲線軌跡,悉心鋪排豐富細節,讓「美」脫離抽象的概念,具體轉化為令人沈醉其間的烏托邦。
16坪混搭風新成屋空間裡,入住著屋主夫妻與一個孩子。為了在有限空間裡,仍可享有開闊視野,公領域採開放設計,並將原沙發位於現在電視牆位子做轉向,沙發靠牆後,讓出中央動線,且引入更多窗外自然光入室,室內尺度更為延伸。
荃巨設計重新梳理 60 坪樓中樓格局,一樓公共區域採取更自由的佈局,客廳造型沙發配貴妃椅創造隨性的休憩氛圍;落地窗串連露台、引入窗景綠意。書房後方砌築的大理石牆可做展示收納,隱藏了後方靜謐的和室空間,在公領域創造出隱私性較高的多功能空間。
後疫情時代,居家裝潢有了新的改變,根據pinterest 2022年度趨勢預測中提到,越來越多人選擇在家中加入個人興趣空間,就算與家人日日相對,也能有獨立空間沉澱心靈,回歸自我,找回最真實的自己。
台灣都市地狹人稠,考慮家中格局和裝潢時,不僅錢要花在刀口上,空間設計也要符合生活習慣。設計家Searchome在社群調查民眾室內裝修的「三大遺珠」,若能在家中多打造一個空間,最希望那是什麼?發現民眾在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傾向為現有居家生活營造休閒感、加強收納機能,顯示多功能空間才是現代室內設計趨勢。
改造屋齡四十年老屋的格局,廚房改為開放式擴大公共空間;廳區沒有大型量體遮蔽視野,360 度美型半高電視牆形塑連貫通透的空間感;長型廊道拓展空間景深也讓光線能穿透到後方多功能空間。重整後的餐廚區除了空間感與動線都優化之外,也規劃出工作陽台滿足屋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