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夫妻作為首購族,起家厝不一定要多大,而且可能 10 年後有孩子,就需要思考換屋,但小坪數也要好好規劃,才能顧及生活品質。因此,使用夾層與玻璃隔間,來避免小宅常見的封閉感,又擴增坪數效用。
在都市生活中,小宅成為了越來越多人選擇的居住方式,而如何在有限空間內最大化功能與美感,成為了設計上的一大挑戰。在這間13坪的夾層小宅中,設計團隊精準運用空間,結合北歐風的清新風格,創造了一個既實用又舒適的居家環境。
坐落於台中的28坪預售屋,為打造專屬的生活儀式感,選擇由根本著手,從預售屋客變時期,根據需求開始重新定義格局。先以簡約的無彩色鋪陳,再利用坐擁挑高3米6屋高的優勢,顯化星空頂天花、獨立客房與更衣間,既寫下浪漫的生活詩篇,也讓實用機能更有儀式感。
在異鄉工作多年的屋主,因為工作調遷回國定居,回國前改善原居宅的屋況,努力打拼多年後,現在得以依照自己期望,打造符合夢想中的專屬居所,特別委託設計師規劃,盤點需求後,設計師拆除原本夾層及隔間牆,調整格局打開家的視野,利用屋高為小宅爭取收納空間,優化廚房動線並變更浴室空間,全方位整合輔以柔和色調及弧形語彙,將老屋變身為溫暖舒適的機能美宅,宛若上了一層柔焦濾鏡,回家能獲得身心靈療癒,活力滿滿迎接下一個挑戰。
生活的品質不應被空間的大小所限制,這座僅有13坪的夾層小套房,正是這一理念的完美實踐。設計師以極簡現代風為基調,充分利用了3.6米的屋高,創造出一個功能齊全且富有現代感的小空間。無印風的設計理念貫穿整體,以白色為主調,搭配簡潔的木質元素,營造出一種清新而不失質感的氛圍。
如何善用每一寸空間,擴增機能和收納,是小宅規劃的重要設計挑戰!在這個僅有 13 坪的夾層小宅中,設計團隊以清新北歐風為基調,在精密的計算和規劃下,不僅融入了充裕的收納,更為屋主打造了吧檯中島,以及善用臥室外廊道規劃衣物儲藏空間!
假日喜歡接近山林的屋主,買下這間13坪的夾層小宅,希望能夠滿足招待親友、下廚與運動健身的興趣,而太硯設計團隊,又會如何讓他的夢想成真呢?設計團隊將夾層設計想像為蜿蜒山路,透過岩灰、湖水綠等藝術塗料,展現斑駁磐石、叢生苔蘚的想像情境,並藉著場域的精準配置,滿足屋主對生活的嚮往,又留下舒適的空間感,巧妙化解小宅的先天限制。
此案榮獲「榮獲2024墨爾本設計大獎(MELBOURNE Design Awards) 金獎」肯定!這間僅有16坪的中古小宅,是如何變身為國際的獲獎案例呢?全室在簡約現代的手法下,除了以沉穩的深木質色調,與燈光的細膩點綴,烘托輕奢現代風的氛圍,更藉由「分層設計」向上延伸閱讀多功能室,還融入實用的生活機能性,全面發揮16坪小宅的空間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