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窗邊空間運用,相信80%以上的住宅都是規劃休憩臥榻,有的下方還附贈收納機能,但許多網友表示,窗邊臥榻其實真的坐在上面的機率很低,反而都拿來堆東西!但窗邊空間不做臥榻,難道就只能閒置嗎?在住宅空間緊縮、極度著重坪效的時代,以下有幾項設計師在使用的裝潢設計手法,可以讓你參考看看。
31坪中古屋原始格局較不符合一家四口的居住需求,同時採光不好、空間陰暗,屋主希望在進行翻新時化解暗廳,完整廚房機能、兼具辦公用途,並為家中小朋友創造有安全感的遊戲區、兼具收納功能,同時讓家中能具備北歐風的清爽明朗感受。
此案為36.6坪混搭風空間,設計的一開始原本以北歐風為概念發想,後來融入屋主訂購的柚木家具,讓簡約的空間增添溫潤情懷,展現家的溫馨氣息。由於居住環境較潮濕,壁面選用珪藻土材料,讓除濕機用量大為減低,感受到乾爽的居住空間;玻璃隔間打造遊戲區與書房的共享空間,滿足屋主對生活需求的期待,通透的隔間特性也讓公領域放大一倍。
新成屋以大量木質元素打造舒適無壓的日式休閒風格,38 坪空間跳脫隔間框架,墊高的地板結合半高電視牆,讓窗邊臥榻延伸出寬敞的休閒遊戲區,並與餐廳空間相連,在公領域創造出多元休憩空間。
年輕夫妻帶著新生命搬進 26 坪老屋,為了改造成適合新生兒的安全環境,設計師先解決老屋管線與漏水問題,家中櫃體和家具產生的銳角,皆透過圓弧設計消除櫃體和過道產生的稜角,提升居住安全性,同時也營造出更順暢的生活動線。
室內35坪的空間,原有動線不佳、收納不足的問題,經設計師格局配置、梳理動線,並運用多元建材與豐富配色,為一家三口混搭出寬敞好住又具個性感的理想居所。
3歲到7歲的兒童活動力十足,正在建立對於世界的認識和生活秩序,對於所有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心,在家中需要更多學習機會和刺激。建議可以給孩子一個獨立的兒童房或遊戲區,可以讓他們學會獨立管理、主動收納,以及培養興趣喜好,甚至還能夠消耗他們彷彿用不完的活動力,為爸媽享受更多屬於自己的美好Me Time,一起來看看兒童空間有哪些設計重點吧!
重視親子生活的屋主,期望給小孩理想的成長環境,35 坪空間中,設計師透過舒適的混搭風溫暖配色定調溫馨的生活氛圍,並採用綠建材守護家人健康。格局設計上,將其中一房空間釋放給公領域,成為擴充孩子活動空間的完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