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坪長型老屋空間,翻新後以退休宅需求為規劃重點,整體風格採時尚黑白詮釋,表現出個性的現代風;格局則透過開放式設計,改善長型住宅採光缺陷,讓各領域都擁有舒適的光影。
面對屋齡高、坪數又小的住宅空間,銘家室內設計首先在 7 坪小宅內砌一道牆,以開放式的設計界定出落塵區與寢居空間。室內有別於一般小套房開門即見客廳的設計,而是將鞋櫃結合電器櫃創造多功能收納;再往內則稍微墊高地板,搭配大面玻璃拉門,打造出 20 坪以上的住宅才能享有的多功能房。
25坪的中古屋為一家六口的居所,原屋況動線不佳、天花過低頗有壓迫感,設計師以通透的玻璃與溫潤的木質點綴俐落的現代風,再以深厚的設計經驗,為屋主打造機能與美感兼具的人文空間。
玄關結合鐵件、長虹玻璃和御影石,替落塵區與廚房做出彈性分界;長虹玻璃拉門創造內廚彈性。訂製備餐櫃結合小長桌,滿足用餐、工作需求的空間彈性,亦在開放廳區界定客廳與餐廚區。
舒適住宅的基石,來自於妥善的格局規劃!隔間牆的拆除或保留、門扇的材質挑選,以及地坪設計都會影響住宅的空間感,不論是老屋翻新、或是預售屋客變,找出空間優勢將格局調整成符合屋主需求的設計,才能將住宅坪效最大化。以下就透過天沐設計操刀的 4 間住宅,降低無謂的立面裝飾性,以減法設計弱化量體的存在感,了解總監黃正軒對於格局的重新詮釋。
與現代新成屋相比,老屋和中古屋公設比較低,可使用的實際坪數稍佔優勢,但傳統住宅建築採光不佳、隔間封閉和管線老舊,則需要花費較高的基礎工程重新整頓確保未來使用的安全性與舒適度。面對老屋與中古屋擁擠的老式封閉隔間和侷促動線,樺設室內裝修設計李羿樺總監在以下三間案例中,皆調整了老屋格局,用輕隔間取代傳統實牆找回老屋坪效,現在就一起來看看這三間20-30坪老屋與中古屋的改造秘訣吧!
說到彈性隔間你會想到什麼呢?是拉門、布簾還是半高矮牆呢?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彈性隔間大致可以分成兩「有形」、「無形」兩大類,有形的彈性隔間及為常見的玻璃拉門、布簾與半高矮牆等具有實際形體的隔間方式,而無形的彈性隔間則是利用心理學中暗示的原理,透過風格變換、地坪高低差與天花樑柱等非實際隔斷來區隔。
城市居大不易,如何在有限空間裡,也能活出自在的生活舒適感?只要透過輕隔間,輕鬆掌握空間放大與舒適的核心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