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房價高漲,未滿 20 坪的微型住宅也日益盛行,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屋齡五年內的住宅交易,小坪數的佔比已於 2022 年高達 30.5%,當生活空間面臨壓縮時,如何妥善運用有限坪數,成為微型住宅空間規劃的重點指標之一,一起來看看樂沐制作空間設計陳聖元、黃子庭兩位設計師,如何運用「複合式設計」在 3 個小宅內,打造高質感日常吧!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 109 年和 110 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連續兩年 30-39 歲的未婚人口佔該年齡層總人口數的比例都超過 45%,顯示現代年輕男女崇尚自由單身,然而,大部分單身族群資金有限,有購入坪數限制又有多元需求,需要一套完善的整合方案,蟲點子創意設計的鄭明輝設計師,從室內設計及藝術創意角度出發佳評如潮,今年又奪下 2022 TID 台灣室內設計大獎金獎與 2022 TINTA 金邸獎雙重獎項肯定與殊榮,精湛的設計手法同時滿足屋主與室內設計界的期待實屬不易。此篇分享 3 個秘訣,解析現今的微型住宅趨勢與社會議題,提昇居住生活品質。
面對室內 9 坪+陽台 2 坪的微型住宅,構設計重新編排格局不僅輕鬆劃分出房與廳,外加豐富收納、料理機能還有舒適大陽台!首先打破舊有格局後用捲簾取代實牆,輕鬆劃分客廳與寢室更增加使用彈性;可旋轉的電視讓觀影視角更多變,臥鋪式床鋪更顯放鬆,打造女醫師理想的廳房設計。
20 年,正好是囊括了孩子成年、新成屋變老屋的過程,如何巧妙運用有限居家空間,達到最大的居住效益,並且得以持續維持20年以上並至少擴增 1-3 個人口組成變動,是當代室內設計師必須持續在微型住宅、小坪數世代帶動與發想的趨勢。
雖不至於微型住宅,但 20 坪的小空間,在原本的格局不盡合理之下,加上屋主情有獨鍾於中島+吧台所散發的愜意氛圍,故要突破於小而放大於舒緩的空間感,在隔間佈局和硬件裝潢上巧以複合式設計,賦予多元機能的變化。
素有「設計界奧斯卡」美譽的德國 iF 設計大獎,是享譽全球的指標性獎項。今年共有來自全球 59 個國家 5,575 件作品參賽,台灣的馥閣設計以 10 坪的微型住宅設計,一舉拿下室內建築項目金獎,這份榮耀無疑向全世界傳遞台灣獨特的文化內涵,同時彰顯亞洲面對高密度的居家環境,所呈現的創新設計力。
兩岸四地及亞太華人地區指標性的專業奬項、台灣最室內設計界最重要的比賽,TID Award 台灣室內設計大獎,在 12 月 1 日,開始徵件。2017 年也是TID Award 10 周年,執委會因應未來趨勢,在原有分類中增加了微型住宅、餐飲空間、購物空間、休閒空間的組別,也正式將創新設計、永續設計、社會設計 等重要議題加入評選標準及給獎範圍。報名方式更以網路的報名取代以往紙本收件,充分展示10年有成的前瞻視野與旺盛企圖。
收納方法百百種,在微型住宅、畸零角落或開放空間都有不同的搭配與應用,如何利用層架、系統櫃或現成家具打造讓居家明亮、通透,甚至可以達成風格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