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新物的疏離感,老件獨有的歷史故事或許更加迷人!這棟位於陽明山腳下的複層別墅是屋組主的祖厝,因前幾年疫情嚴重時不能出門,成為了半世紀老屋翻新的契機。50 年的複層老屋從建築外觀開始改造,剔除老舊磁磚後加強外牆防水圖層,帶有窯變色的白色磁磚重新鋪貼建築外牆,並添加灰色格柵造型,讓這間老舊祖厝有了全新面貌。內部裝修手法有別與一般住宅設計,著重在讓屋主的古董老件收藏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以復古磚、花磚、特殊漆和木質元素建構生活的舞台,構築庭院茶室與室內品茗區,讓歷經多年累積的藏品成為日常光景。
受夠了城市的擁擠,只想逃到大自然裡喘口氣嗎?這間從老屋翻新的33坪混搭宅,揉合日式與北歐風格,以純淨的「自然宅」概念出發,在充足的採光條件下,引用大面積的溫潤木質材、生意盎然的綠植,形塑會呼吸一般的清新氣場,讓即將入住的一家三口,能夠被無壓的戶外氣息圍繞。
相較於新宅,老屋儘管擁有較多實際使用坪數的優勢,但卻得耗費更多隱形預算來為屋況進行翻新,也由於技術門檻變高,因此更仰賴經驗豐富的設計團隊,才能確保改造過程面面俱到!針對此案屋齡高外加扇形格局以及斜角、多樑柱等難題,陳嘉鴻設計總監採用「降低高度、換取寬度」策略,大膽隱藏斜樑於天花板內,空間感隨之流暢且高挑,也讓實際不到六十坪的空間,瞬間展現百坪豪宅般的大器開闊!
時光荏苒,女屋主長大後回到童年的家,決定翻修這個充滿回憶的地方,讓它重現昔日的溫暖與美好。這棟三層樓的透天別墅,因地勢關係分別為地下室、1樓及2樓,屋齡已超過50年,原始屋況壁癌漏水相當嚴重,設計師透過老屋基礎工程翻新、微調動線佈局、多元材質拼接、庭園造景,改造後日光大量進駐,室內外景色合一,並適時保留老鐵窗花及舊玻璃等復古元素,讓老屋保留過去的成長回憶,換上嶄新容顏、健全體質,繼續陪伴屋主一家人未來豐盈生活,譜寫溫暖四季。
這座位於山區的度假別墅,是一對夫妻與兩位女兒的夢想。由於地處濕度較高的山區,程智祥設計師在建材選擇上特別講究防潮效果,並安裝了全戶式除濕系統,讓居住環境保持乾爽舒適,消除濕氣困擾。 整體設計以度假為核心,每層樓出電梯後皆設置了內玄關,營造賓至如歸的氛圍;並在各個空間均融合藝術品位,從壁紙、布藝到家具,選用了大膽而獨特的藍色系與其他色彩搭配,打破傳統框架,呈現出與眾不同的風格,讓家人無限放鬆愉悅,也成為親友相聚的理想之地。
近年來,裝修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居住者對於居住空間品質和個性化需求的日益提升。不再滿足於千篇一律的模組化設計,而是希望擁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獨特空間。KC Design Studio 均漢設計認為,為需求量身訂製,不僅是滿足居住者對於物質的追求,更是對生活品質和個人品味的講究。因此,量身打造符合屋主需求的居住空間,並與居住者的人生故事緊密結合,才是真正的奢華。
坐落於熱鬧台中的27坪私宅,在簡約的基底上以自然為題,透過木質、石材與弧形語彙描繪自然模樣,純粹的材質讓生活反璞歸真,而不規則的自然肌理與光影,在現代簡約風的空間中漫舞,彷彿走慢了匆忙的時間,隱隱述說四口之家的純真故事。
屋主一家入住26坪新成屋,寬象空間室內裝修 范相禎以微甜的美式風格為主軸,相偕清爽的空間配色,透過適度的格局調整,在有限的空間內納入4房2廳2衛的齊備配置,同時化解了窘迫的風水疑慮、壓迫樑柱橫貫公領域的問題,更圓夢女屋主期待的穿透感書房,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