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善複層建築的採光問題,設計師剔除不必要隔間,一樓客廳雙面開窗配置透光簾,延伸開放式廚房則改為百葉窗設計調節光線。樓梯扶手採用玻璃帷幕,二樓起居空間與臥房皆設計大面活動窗;臥室三組白色白葉窗敞開,優化了水平採光與垂直通透感。
這位屋主是一位鋼琴家、聲樂家,平常有教學與表演的需求,希望能將這間25坪中古屋,改造為結合「住家x音樂教室x展演空間」的高機能設計。空間注入溫暖淺淡的奶茶色調,搭襯俐落的幾何線條,詮釋富有寧靜質感的簡約北歐風,並重塑格局,妥善規劃工作、私人場域,再利用具通透感的玻璃隔間,讓美好日光自在遊走於室,以悅耳音符與暖陽一同創造美好居家。
大篇幅留白、溫潤踏實的木質調與明亮光感,都是北歐風的迷人標誌!這間住著一家五口的親子宅,便是以清新自然的北歐風定調,除了擁有以上特質,更善用通透感十足的玻璃隔間,讓光影自在遊走於室,大幅提升整體的亮度與空間感,成就最放鬆療癒的理想居家。
43 坪現代風住宅,以四房兩廳的格局滿足一家四口生活需求,開放式的設計下,仍希望保有領域的獨立性,同時保有充裕的採光及自由的動線,設計師便巧用客廳電視牆作為輕盈隔間,跳脫以往實牆作法預留窗邊廊道位置,創造彈性的走道,更透過鏡面與鐵件玻璃拉門增加通透感。
24 年左右的老屋將原本隔出來的和室拆除後重新調配空間格局,讓公領域變得更為寬敞。為了維持開放式空間的通透感,從玄關到輕食吧台以及內廚鋪設大理石地坪,客廳與餐廳則改為鋪設木地板,不透過隔間也能清楚劃分場域,同時也兼顧腳感與清潔方面。調整過後的廳區創造超越 36 坪的開闊感,同時也加大了女兒房的空間,重塑後的格局更符合一家四口使用。
48坪的空間,一開門鋪花磚的玄關引導入內,客廳電視牆、中島結合餐桌作為領域的分野,開放式公領域設計可透過回字動線,讓家人輕鬆的在客廳、餐廳、書房穿梭,行進自由且空間具有放大與通透感。鄭樺、羅孝立設計師擅長動線規劃、異材質與色彩搭配、收納規劃等,藉由木質調挹注溫度與生活感,達到屋主的理想美宅。
設計師完美展現都市中單身特調的俐落感,利用平行線調點綴於不同色系的牆面,形成強烈獨特的個人風格。
屋主一人為了退休生活做準備而購入 50 坪大的新成屋,期待在寬敞舒適的公領域能招待親友、也能擁有自己安靜獨處的角落。設計師依結構樑柱做空間規劃,開放式廳區以兩扇玻璃拉門作為書房輕隔間,閉合時書房隱私性提升卻依然保有採光與視線通透感;收起後公共區域空間感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