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在歐美閣樓裡的Loft風,擁有與老屋一致的隨性復古感!這間26坪混搭風老宅便是以Loft風為基底,從裸露的純白軌道燈、工業吊扇到深淺不一的木質調背景,搭配花磚、烤漆與噴砂玻璃等有趣元素,創造意想不到的四口親子宅。同時,也不忘規劃符合需求的半開放式廚房、衛浴空間,完美平衡視覺美感與生活機能。
用工業風為生活基底,為37 坪老屋訂製專屬改造計畫,設計師首先進行全面的管線翻新,解決了漏水和壁癌的問題,並在考量屋主夫妻有在家辦公的需求,透過玻璃與黑鐵件打造半開放式的偽隔間設計,將公共空間打造成兼具居家感的Coworking Space。私人空間則採用了五星級飯店的規格,透過玻璃隔間串聯了主臥室、更衣室和主衛浴,實現了工作與生活的完美融合。
複層92坪的老屋是一家化妝品公司的辦公室,在設計上著重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增進團隊合作,同時營造一個舒適且有創意的工作環境。以企業的logo為發想,融入豐富的圓弧元素,強化企業文化和凝聚力,並在格局規劃上,採用開放式規劃辦公場域,大量運用穿透式的質材,有效促進團隊合作和交流。
在訊息流通零時差的現代社會,若能有一個專屬避世桃花源,那一定超級幸福!這個25坪的空間,以百萬為預算,率性的珪藻土紋理,搭配上軌道燈與木質,圍塑沉穩內斂的現代風情,氛圍靜謐又療癒無壓,住在這裡所有的紛擾與憂愁全都不復存在。
「工業風設計它是一種生活態度的體現!」在於南港的 37 坪老屋改造計畫中,先將原本管線全數翻新、處理漏水壁癌問題後,因應屋主夫妻在家辦公的需求,利用玻璃鐵件隔間將公領域打造成有居家感的 Coworking Space。私領域則以五星飯店規格配置,玻璃隔間串聯主臥、更衣室及主衛浴,找到工作與居家生活的完美平衡。
座落於新莊塭仔圳重劃區,術刻建築師事務所透過別出心裁的設計手法,在嘈雜的快速道路與工業區附近,打造氛圍柔和、洋溢自然氣息與童趣意象的「積木之森」,讓綠白相間的積木體建築,成為城市裡的柔軟介質,也讓接待中心作為一暫時性建築,譜寫出新的街區敘事,更憑藉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設計,奪得瑞士 BLT 設計大獎(BLT Built Design Awards)室內設計組「其他室內設計」類別肯定!
屋主夫妻購買16坪2房2廳的新成屋,期望能加入長久以來熱愛的重工業風格,與設計師討論需求後,設計師跳脫傳統制式規劃,改以整合動線、實用機能與生活美學為設計發想,兼具嚴謹的態度與施工品質,創造出小倆口美好的理想居所,特別的是,男主人特別為愛妻準備的琴房,貼上專業隔音磚,讓女屋主盡情投入對音樂的熱情,不用擔心吵到鄰居,結合興趣的居家空間,讓屋主夫妻的生活品質大為提升。
鑑於近日發生數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台灣區瓦斯器材工業同業公會呼籲一般公寓大樓或是加裝門窗或晾曬衣物之陽台應採用強制排氣式屋內型熱水器。其燃燒使用之空氣取自屋內,燃燒後產生之廢氣,透過機體內部的排氣風機及外接的排氣管,強制排放至屋外,自民國70年代中期開始引進台灣,至今尚未發生用戶使用強制排氣式屋內型熱水器發生一氧化碳中毒傷亡之案例,為目前政府鼓勵汰換之安全機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