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納設計一直是居家裝潢很重要的一環,然而收納不是家裡櫃子做得越多就是越好,正確的收納設計是能讓有限坪數發揮最大潛力,「設計前仔細詢問居家成員所有物品,根據使用習慣、動線安排,並且預想規劃未來有可能增加的成員進行收納,才能讓坪效有最大的使用。」太硯設計高詩杰設計師強調,並以 2 個精彩案例為我們實際解析。
40年屋齡的住宅,因建築物外牆的防水機制遭破壞,導致室內有嚴重的壁癌現象,設計師保留原建築的結構並妥善修繕屋況,捨棄辦公空間的隱蔽性,將自身商業空間改造為復古懷舊的Loft風。
13 坪錯層小宅的屋主從事法律相關行業,平時工作忙碌的他,假日喜歡到不厭亭跑山,回到家也希望能夠擁有美好的山林景緻,因而設計師以現代風手法重新詮釋自然元素的親切,打破制式的格局動線與機能規劃,為單身男主人量身訂製既開放又充滿性格的生活場域。
16坪的休閒風住宅, 屋主是一對年輕的夫妻,他們設定了十年的使用期限,希望孩子們在上國中前這十年的童年精華歲月,能在此生活空間裡快樂成長,因此刪減了一些非必要的機能,並挹注充裕的收納機能,將空間使用拓展至極大化,讓孩子可隨時奔跑、遊戲,達到自我教育的目標,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這間位於巷弄內的老屋,伴隨一家人成長 40 年,不僅是屋主的起家厝,新婚的大兒子也選擇繼續在此建立自己的小家庭,但因為房子老了,問題也多了,漏水、壁癌日漸嚴重,加上考慮以後未來三代同堂的生活,需要更符合生活機能的空間,因此太硯設計針對老屋問題重新調整,並賦予切合需求的設計。
「以前你用一生陪伴我,現在換我陪伴你走過後半人生。」若是家中有養寵物的人,就一定對這句話感同身受,在城市中要找到一個讓寵物自在生活的環境不容易,因此屋主造下定決心,要重新改造家中的環境。
常居米蘭的設計師姐姐與身為醫師的弟弟,共同居住於這間 57 坪的質感大宅,空間沒有設定主要使用者,反而是保持互通有無又各自獨立的格局規劃,讓生活作息不同的姊弟倆,可以在城市鬧區的大樓裡,找到彼此最舒適的相處狀態。
位於小巷內的 40 年老屋,由於和鄰屋的棟距過近,加上前院雨遮為石棉瓦材質,因而導致室內採光不足、通風不佳,甚至還有嚴重的漏水與壁癌。設計師重新以黑白灰等低彩度色彩為空間主軸,從裡到外格局重整、老屋翻新,細膩繪製出未來三代同堂的融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