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強調因人而化的空間設計,讓自然素材引進居家,打造可以長久居住的舒適空間,品楨空間設計的陳膺信設計師,再度端出精彩新作。兩間住宅坪數相近,但因既有基地條件大不同,品楨設計團隊順應既有條件,以開放式格局,化解大樑造成的壓迫感,另一作品則順應空間挑高,增設展示收納機能,並在有限的公共區內,創造機能複合,可以重疊利用的客、餐、廚,讓家不僅變開闊,機能更齊備。
空間規畫的成敗,有沒有找到適合的設計師是關鍵因素。這間屋齡還算新的豪宅,業主買下後一直想要營造有品味又大器的空間質感,雖然之前的屋主費盡心思找來設計師規畫,但原有的廚房設計,有 2 個超大收納櫃作為隔間,顯得笨重又擋住光線;書房玻璃隔半透明設計並沒有突顯空間質感;而私領域部分只有收納櫃與床組的設計,顯得有點陽春。
三代同堂在傳統的社會中是很常見的家庭形態,在現今的社會中,三代同堂仍舊存在著,只是形式稍微轉變了。也許是經濟改變了生活方式,許多剛成家的小夫妻,與父母同居同住,共度一段夫妻拼鬥事業、父母幫忙照養孩子的時光,孩子漸長需要更大的空間,經濟上也許可了,便有能力購屋,搬到屬於自己的居所,而父母也能真正享受退休的老年生活。這種過度時期的三代同堂結構,又要如何設計才能符合三代成員的需求呢?
有居家裝潢需求的,或許有發現室內設計的流行正悄悄地在改變。過去四五零年代的房子充斥著木作與隔間,但這個世代的住宅開始追求開放式空間。隨著房價高漲坪數縮水,越來越多年輕一輩以租屋為主,甚至完全不考慮買房;也正因如此,住宅設計不再是以傳統的概念去規劃,而是以轉為簡化空間,改以具備「帶得走」、「易更換」等特色的家具配件去詮釋新時代的室內設計。以下就來看看擅長簡化空間並形塑出舒適住宅的一畝綠設計,是如何利用一些居家常見的單品打造各種不同風格的居家。
68 坪美式風大宅,設計師引用美式風格作為基底,並納入情境手法形塑空間,以英倫情韻的灰藍佐以黃銅元素點綴,同時針對格局調整,營造舒適的使用情境,打造出屋主心目中的夢想之居,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公領域以深色人字拼木地板鋪敘,並採用深淺不同的灰藍形塑輪廓,讓廚房吧檯、餐廳區域與軟裝家具等各顯分明層次
隨著社會變遷,三代同堂的住宅,儼然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然而分子設計團隊,透過設計專業,讓獨棟 350 坪的透天住宅,從風格設定、實用機能需求,到安全健康的選材,面面俱到,滿足了不同世代家族成員對家的想像與需求,為事業有成的屋主,打造出三代同堂的理想住居。
美式風,除了視覺上可見的空間語彙之外,更著重家人之間的交流情感。今天介紹的兩個案子,一間為 160 坪的美式奢華大宅,藉著動線格局的分劃,讓各場域獨立卻可相互對話,另一間則是 120 坪的美式現代大宅,簡化了許多複雜線板施作,以開闊空間感造就親子、家人之間的高互動性。不同的風格底蘊,讓人看見不一樣的家庭氣質,而不變的是,尚展設計串起了單層平面中的美好連結,從有形到無形,在住宅的每個角落持續發酵。
懷特室內設計的林志隆設計師,經常以出人意表的設計創意,顛覆一般人對家的想像。透過他的專業設計,將屋主的過去、現在、未來融合於一。舊的生活記憶,既有的物件,如何融入新居?哪些規劃,最符合現在的生活型態﹖未來三、五年,甚至十年後,家族成員是否可能有變動,這一切,全靠設計師的專業來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