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房價仍居高,購買中古屋的需求也隨之上升,中古屋公設比約10%,實坪高因而受歡迎,將中古屋好好整理,換上全新風貌也是不錯的選擇,然而,大家更好奇的是,為什麼中古屋翻新那麼貴?中古屋花的預算,是在格局上,還是花在看不到的基礎工程上?為什麼30坪的裝潢,他家300萬,我家竟然要500萬?針對民眾關心的問題,中古屋裝潢破除迷思,裝修預算怎麼分配?這一篇就由同時擁有建築設計學歷背景,並曾多次取得國外設計獎項的耀昀創意設計蔡昀璋總監,介紹6大中古屋翻新室內設計裝修重點Q&A,讓你少走許多冤枉路!
30坪的中古屋裝潢老舊且格局與需求不符,設計師將整體空間重塑,以弧形元素點綴,讓優雅漫步在空間。
為了縮短中古屋翻新排程讓屋主一家四口能夠儘快入住,設計師活用訂製家具快速、有效率的構築空間所需的收納系統。玄關利用白色系統板搭配木皮打造的複合式櫃體擁有鞋履收納、穿鞋椅以及展示儲物強大機能,櫃體的延伸性也放大了玄關落塵區。
格局重整不是老屋翻新的專利,新成屋或中古屋裝潢也會遇到相同情形,如果室內格局不符合使用,導致動線規劃、空間採光、收納機能受到干擾,就必須透過調整隔間位置,來達到重整格局的效果。也許在格局重整的過程中,會發現家其實沒有太小,空間是足夠運用的,只是原本被隔得太破碎而已。
面對動線侷促加上囤積了大量的生活雜物,除了壓縮了活動空間之外、也大幅影響生活品質,一直以來困擾的屋主一家。詠義設計在解套的過程中提出,不需要太多斷捨離,而是針對空間格局去蕪存菁,讓陪伴屋主多年的鋼琴與生活收藏能與重整後的空間一起重拾舞台魅力。依循原始格局的基礎,在重塑空間時跳脫制式化的垂直與水平設計,於牆面與天花板加入斜角翻轉生硬的立面,讓場域之間的鏈接更加多元。
推開大門,黑白幾何造型的大理石磚勾勒著金黃線段,典雅壁紙鋪陳牆面,將視線由玄關處引導到屏風隔間。結合鍍鈦金屬與石材的穿透屏風前擺放著屋主的木製品收藏,象徵著回到自己家的歸屬。30 坪中古屋在格局與動線上都有很多缺陷,設計師在中古屋裝潢過程中重新梳理空間動線,換新老舊管線並重做天花板改善原本結構的壓迫感,並利用高質感的石材、鍍鈦金屬與線板裝飾立面空間 ,將老舊中古屋翻新成別具奢華風格的精品宅邸。
「色彩簡單、線條俐落、空間寬敞」是年輕夫妻對新家的具體期望。重新梳理中古屋內原始的樑柱結構,將過往被視為缺點的畸零空間賦予實用的收納機能。大門右側因為結構樑而產生的凹區被重新規劃後,將門片鞋櫃、鐵件吊櫃與層板三種收納機能鑲嵌於畸零區,並將柱體改造成洞洞板牆,讓原本沒有落塵區的中古屋頓時有了機能滿點的玄關收納。
40坪的中古屋,原屋況有樑柱壓迫、視野不夠開闊等問題,更缺乏促進交流的生活動線,設計團隊以清爽的北歐風定調,保留優良採光,並以簡約的格局設計,形塑通透寬敞的視覺樣貌,徹底抹去空間的老舊痕跡,型塑無印風格般的暖木純白色調。 玄關區域,以淺灰六角磚界定範圍,並運用隱藏式設計,將儲藏室巧妙配置於牆後,給予充沛的收納機能,又維繫簡潔流暢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