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房價高漲、城市住宅空間日益縮小,「微型住宅」(Tiny Homes, Small Apartments)逐漸成為全球趨勢。然而,住得小並不代表生活品質要降低。相反地,透過精準的設計策略,小空間也能承載多功能,甚至比傳統大宅更具靈活性與實用性。本篇文章將從 「行為設計」、「彈性空間」與「感官心理學」 的角度切入,探討如何讓小空間擁有大生活。
居住空間越來越小,微型住宅成為室內設計趨勢,在有限空間裡,如何兼具機能與舒適性呢?此案為20坪新成屋,創造出三房、日式無印風設計。最特別的是,「去客廳化」、捨棄電視牆為核心的概念,藉此提供場域間的互動與靈活性,榮獲2023年 GOOD DESIGN AWARD。
隨著房價攀升與居住結構的改變,坪數低於25坪的小宅變成房市裡的常見品項,如果你擔心空間太小會壓縮生活品質,那你絕對不能錯過今天的編輯私藏5大「桃園、新竹與嘉義」地區小宅設計案例分享,幫你找到最完美的微型住宅理想型喔!
隨著房價攀升與家庭結構的轉變,2023年全台建物買賣平均面積首度低於30坪,而在人口稠密雙北地區,每人平均居住面積更是不到10坪。面對空間越來越小的趨勢,其實你也可以不跟生活品質妥協!今天好和設計 何佳翰總監就要用3個不到20坪的微型住宅案例,跟大家分享小坪數裝修指南。
所謂的「小坪數住宅」泛指實際坪數25坪以下的空間,近幾年隨著房價飆升、都市發展與人口結構改變,小宅逐漸變成購屋族們的熱門選擇,今天就要跟大家分享,5間位於高雄的小宅室內設計案例,既滿足你對空間美學的堅持,生活機能也絲毫不馬虎喔。
近年來房價高漲,微型住宅及小坪數成為許多購屋族的首選!由於空間受限,微型住宅更需注重「如何妥善運用每寸坪效」,及將開闊視覺引領入室的小技巧,此時隔間的配置方式便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一起來看看蟲點子創意設計 鄭明輝總監帶來的3種放大微型住宅的趣味隔間設計吧!
屋主對新家充滿想像與熱情,與設計師溝通想法,希望夾層空間能富有特色、展示玩具收藏、有一張獨特的餐桌,並融入侘寂意境,面對上述需求,設計師精密計算空間高度、妥善格局劃分,運用多元異材質拼接、燈光與弧形設計、展示收納等,讓微型住宅呈現獨特的靜謐氛圍,巧思於將屋主喜愛的模型鑲嵌於桌面中,用餐時刻都能連結小時候的美好記憶,回家就獲得身心靈療癒。
堪稱「設計界奧斯卡獎」的德國iF設計獎( iF communication design award),不僅為每年設計人爭相角逐的競賽獎項,2024年更累積來自72個國家的龐大數量參賽作品,再次證明若贏得舉足輕重的iF設計獎,即意味著作品榮獲肯定!多年來,權舟室內設計 邱仕航總監與設計團隊,自始懷抱著創造舒適環境、賦予居者完美生活的設計初衷,於競爭激烈的2024年,以兩項獨具魅力的住宅作品榮獲iF設計獎的肯定,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精彩的得獎案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