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華都市的喧囂中,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的綠洲,是許多人的夢想。310坪的自地自建別墅,將這個夢想化為現實,設計師巧妙地將建築融入周遭環境,以半戶外陽台作為景觀區,同時也成為家裡另一層隱密空間裡的小城市。
將48.2坪毛胚屋打造成美式輕奢風格,讓線板、雕花、石材等美式風設計語彙,刻劃浪漫的兩人世界。大面落地窗引入充沛自然光入室,且將戶外陽台區的藍天白雲、自然植栽的綠意景緻延攬入室,持續延展視野、放大空間。
「打開門扇的束縛,體驗室內外無邊際的自在生活。」座落於河岸旁的高樓層豪宅擁有絕佳的景觀優勢,設計團隊以自然景緻為題,以帶有不同兼具刻痕的白色大理石牆面,緩緩引導著由玄關進入室內的動線。特殊工法鋪敘的無接縫地坪從室內一路延伸至河景陽台,並由平面串聯立面與天花;蛋型天花設計比擬石洞的自然曲線,將視線帶往能遠眺關渡大橋的壯麗河景,精細的設計構築出簡約純粹的豪宅氣質。
將入住多年的44坪老屋翻新、重整,除了基礎工程打掉重練,利用簡約、俐落的現代風特質鋪敘整體氛圍,融入石材彰顯氣度,溫潤木皮包覆櫃體的人文情懷,形塑明亮、溫暖的居家質感。
此案為71坪毛胚屋,比沙列空間設計 張靜峰總監 先是將空間機能規劃為1房1廳,並縝密規劃行走動線,巧妙地將舒適愜意的生活步調融入居宅期待內,同時在空間中以磚橘色的家飾軟裝,刻劃生動鮮明的空間印象,匯聚設計焦點,塑造年輕活力的現代宅邸。
只有一個人居住的家,更可以打造成心目中理想的樣子!25坪單身宅,身為高學歷博士的屋主,嚮往率性迷人的美式工業風,希望能擁有咖啡廳的放鬆感受,而手邊藏書和研究文獻,也需要大量的收納空間。設計團隊選用紅磚牆、裸露管線和水泥粉光等經典元素,詮釋粗獷隨性的基底,並在有限坪數裡,規劃充足生活機能,完美實現屋主夢寐以求的理想居家。
好想出門曬太陽!疫情影響之下,開啟了減少外出的宅居新生活,而疫情較為嚴峻的雙北地區,住宅密集度高,出門更成了一種冒險行為。大家長期待在家,容易放大檢視生活,不少人開始關注裝潢設計及檢視自身需求,對於家也有了更多的想像。以下 5 間老公寓皆位於都市內,自帶戶外陽台的條件,在都市生活中已是難能可貴,宅居時期更是令人羨慕的奢侈享受!而這些原本老舊、被荒廢的老陽台,經過設計師重新翻修後充分發揮戶外優勢,除了拉近室內外距離,更替生活帶來多一層享受與機能!
你家的前陽台有好好規劃設計嗎?許多老屋與中古屋為追求室內空間最大化,犧牲了戶外陽台空間;傳統陽台在設計上也多半著重在機能面,用來收納鞋履與堆放雜物為主,忽略了陽台的美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