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預售屋、危老改建或是新成屋,相信大部分的民眾一定很關心住宅是否有耐震 / 抗震結構吧!位處地震帶的台灣,經歷了921後,四月初又出現芮氏規模 7.2 的全台有感地震,後續大大小小的餘震不斷,過去不了解RC、SC、SRC結構差異的你,本篇可要好好筆記囉!簡單來說,鋼筋或鋼骨就是人的骨架,而混凝土就像是人體的肌肉,不同的結構各有優缺點和適用的房屋類型,安全性不只是三種結構的差異,也關係到施工品質。
台灣地處地震帶,大大小小的地震已經是日常,雖然建築法在921地震後,已經加強對房屋結構與抗震的要求,但震後還是建議大家,利用一點時間好好檢查房屋內外,生活會變得更安全喔!今天的私房秘技就要帶大家一起用5步驟檢查地震後的房屋安全,GO!GO!
現實生活中,房子因地震而倒了,建築師、建商、或土木技師會被究責,可能有人因此會坐牢,因為在房屋結構中,鋼筋、水泥等設計有一定法規規範,包括鋼筋要用多粗、多長、間格密度,及水泥與沙的混合比例等都影響所承受的載力及抗震力,這些設計及施工都有明確的法規規範。建築師、建商、及土木技師等各司其職,如發生建築物倒塌,可以依據法規,從設計圖了解是否設計有誤、是否有依據設計圖施工、是否有偷工減料、土木技師是否依照標準驗收等等。依據標準規範,可以找出哪一個環節出問題究責,誰該負責。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全國屋齡超過 30 年的房屋住宅總數逾 436 萬宅,占比將近一半,20年老屋也逾七成,顯見老屋重建的需求與日俱增。而自 921 大地震後,政府修正了各區建物的抗震係數,也讓許多年輕人更樂於接手或購置翻新後的老宅;而長輩與老屋一起生活大半輩子,更有著無法言喻的情感與執迷,老屋既有的結構與格局,經年累月的時代痕跡,都成了老宅迷人所在。
本案位於藝文特區內的新建抗震大樓社區,主要目的為屋主用於接待日本客戶所用,為了能使客人賓至如歸,注入濃厚的溫潤日式風格。玄關採用黑色大理石檯面以及觀音山石地坪,營造洗鍊、沉穩的內斂意象,搭配暈黃的間接照明,定義了入門的日系印象。空間在壁面與櫃體大量使用橡木材質,將帶有自然紋理的木質等間距分割,彰顯了
以台灣的都會區住宅來說,最常碰到的問題,就是建築設計包括座向、開窗尺寸、和天花板高度、樑柱數量,都會受限於抗震、風水、甚至建案門牌號碼等選項的影響而不見得能盡如人意。於是在進行室內設計工作時,設計師就必須想辦法,透過自己的設計專業,解決每個不同住宅所面對的困擾及問題,讓空間變得更舒適而人性化
建築,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當然也可以串起和大自然的連帶作用。本案座落於日本千葉縣,屋主一家人本身居住在東京,男主人為了賦予家人一個可以充分享受自然環境的空間,便決定在這蓋一間週末度假小屋。建築師中村拓志應屋主要求,整棟築物以抗震結構為主,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型式建造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