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帶著愛犬入住45坪新成屋,對手作縫布有著極大熱忱的女屋主,期許未來居所能有個人專屬的工作區域,日作空間設計 黃世光、李靖汶設計總監先將格局規劃為齊備的3房2廳3衛配置,並以柔和色調搭配屋主自選的老件軟裝及家具,詮釋質樸淡雅的日式侘寂風格,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比起新物的疏離感,老件獨有的歷史故事或許更加迷人!這棟位於陽明山腳下的複層別墅是屋組主的祖厝,因前幾年疫情嚴重時不能出門,成為了半世紀老屋翻新的契機。50 年的複層老屋從建築外觀開始改造,剔除老舊磁磚後加強外牆防水圖層,帶有窯變色的白色磁磚重新鋪貼建築外牆,並添加灰色格柵造型,讓這間老舊祖厝有了全新面貌。內部裝修手法有別與一般住宅設計,著重在讓屋主的古董老件收藏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以復古磚、花磚、特殊漆和木質元素建構生活的舞台,構築庭院茶室與室內品茗區,讓歷經多年累積的藏品成為日常光景。
2023 設計家年度熱門案例排行榜出爐!根據作品的人氣排行來看,偷偷發現設計家網站的網友們對於「去客廳化」情有獨鍾,看來大家都對客廳放沙發的設計膩了。而前十名中 20 坪以下的「小宅設計」也佔據多數,異軍突起的「侘寂風」和「安靜奢華風」也榜上有名。以下以下將依序公布人氣排行第 10 名到第 1 名的作品,每一個案例不僅賞心悅目,還蘊藏實用的創新設計,絕對要筆記起來在裝修改造時就能派上用場唷!
提到窗邊空間運用,相信80%以上的住宅都是規劃休憩臥榻,有的下方還附贈收納機能,但許多網友表示,窗邊臥榻其實真的坐在上面的機率很低,反而都拿來堆東西!但窗邊空間不做臥榻,難道就只能閒置嗎?在住宅空間緊縮、極度著重坪效的時代,以下有幾項設計師在使用的裝潢設計手法,可以讓你參考看看。
想要擁有超高互動性的家?那你需要的是「去客廳化」設計,少了電視主牆定位,空間也擁有更大的使用彈性,而這個勇奪2023 GOOD DESIGN AWARD的20坪案例,正是詮釋去客廳化設計的經典範例,想知道設計師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兼顧機能與使用彈性嗎?現在就一起看下去吧!
一家四口最放鬆的時光不是追劇,而是在空間能安靜閱讀放空,因此設計師整合客廳與書房,如閱覽室般的書櫃與書桌取代客廳,書桌與臥榻結合創造可以隨性坐下的自在空間;整合收納與書桌設計,對稱讓空間看起來清爽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