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北地區地狹人稠,購屋單價越來越高,但由於台北及新北市都會區生活機能、交通、醫療資源方便,仍受到許多首購族群或換屋族的青睞,礙於高房價,遂轉向20坪以下的小坪數住宅,儘管居住空間有限,透過專業設計,還是可以將夢想實現,包含機能玄關、更衣室、日光陽台、精品宅、侘寂風居家、儲藏室收納等超強機能,快來看看以下5個位於台北市及新北市五個小宅,裝修設計前必參考,你家也會美的出眾喔!
年逾40的大齡空間,不僅原格局破碎,採光、動線不佳,同時還存在漏水、壁癌等問題,沐水空間設計 陳芷庭設計師在接手之後,先將一樓格局展開引入採光,再透過淡雅的現代風設計與弧形勾勒,打造出顛覆想像的圓弧形之家。
屋主對新家充滿想像與熱情,與設計師溝通想法,希望夾層空間能富有特色、展示玩具收藏、有一張獨特的餐桌,並融入侘寂意境,面對上述需求,設計師精密計算空間高度、妥善格局劃分,運用多元異材質拼接、燈光與弧形設計、展示收納等,讓微型住宅呈現獨特的靜謐氛圍,巧思於將屋主喜愛的模型鑲嵌於桌面中,用餐時刻都能連結小時候的美好記憶,回家就獲得身心靈療癒。
樓中樓跟夾層屋有何不同?樓中樓能增加使用坪數,是購屋族的熱門選擇。本篇解析樓中樓與夾層屋合法性,以及樓中樓設計重點有哪些,購屋疑問一篇解答!
陳聖元設計師透過創新手法,成功克服了辦公室空間所面臨的大樑問題,並以穿透的設計將上下左右的工作空間巧妙串聯,有效增加了室內的採光量。此外,右邊整面牆的規劃更是巧妙,不僅展現了室內的屋高,還營造了開放和通透的氛圍。 在設計師的構想下,辦公室避免了過多華麗的裝飾和刻意的展示空間,而是營造了輕鬆自在的氛圍,讓每位訪客都能感受到舒適和友好。北歐丹麥風格的運用讓一樓顯得親切溫馨,灰階清水模的背景基底搭配綠色調的鐵件、盆栽裝飾以及木皮的家具和櫃體,打造出生意盎然、溫暖舒適的氛圍。
隨著生育率下降,現代人能享受三代同堂的生活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為了將 24 坪不大的基地面積建構出舒適的三房兩廳,設計師以建築概念重塑室內格局,保留完整的落成區外,開放式廳區整合了客廳與餐廚空間;沙發後方的小孩房運用屋高優勢規劃夾層,並善用通透感門扇弱化廳房隔閡,建構一個能乘載跨越三個世代的現代住宅。
在皎潔的月光之下,心情總是特別的平靜,但在高樓林立的都市中,想要看到月亮,卻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事。本案坐落於台北市信義區,是一間坪數為14坪的夾層老屋,為讓老屋變得更加療癒、寬敞,設計師選用如同明月般皎潔的暖白為基底,搭配上溫煦的淺色木質,細細刻畫出輕甜系單身美宅。
為了給孩子更好的居住環境,屋主希望將原有透明店面空間改為住家使用,要規劃出3房1廳1衛,因此委託設計師在預算有限的條件下,將夾層空間最佳化,給屋主小孩一男一女各自擁有獨立房間,設計師運用多元材質,將機能最大化,並規劃出三房的格局,同時優化安全結構、隔音效果及隱密性,實踐屋主對孩子們的愛,給一家人理想的生活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