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屋主喜歡的現代科技感的風格,除設定黑白的配色計畫,在造形上也以幾何為主要視覺,搭配不同區域的機能與空間條件,展現出形隨機能而生的設計理念,最後,以不鏽鋼與燈光來突顯科技感。由於28 坪空間要隔出三+ 一房格局,加上屋主擔心二樓樓板過多會造成壓迫感,因此將餐廳與廚房合併做開放設計以避免隔間的侷促感,同時吧檯桌面以ㄑ字造型使動線更圓融,客廳的視覺也可因此放寬;而樓梯選擇以纖細扶手搭配燈光踏階來營造輕盈光感,並與吧檯區呼應成為視覺焦點。
從包浩斯到極簡主義,形隨機能的簡約美形,成為今年米蘭展中最受矚目的焦點設計之一;然而,如何掌握當代設計關鍵,就不可不知如何巧用三大無把手設計秘技。
好的室內設計,除了必須考量美形之外,實用的生活機能也必須兼顧。到底是「形隨機能」,還是「機能隨形」?
身為環保達人,我要挑戰夏季省電策略,不開冷氣,用電風扇加冰塊降溫!每天洗冷水澡、不開冰箱更省電、不開燈晚上用蠟燭…就連郵差先生都不敢進來!(懷疑這間是鬼屋~因為一直有人的聲音卻不見人影阿) 曾經,有一位以設計為業的設計師(這根本是廢話~其實我要表達的是:設計是他賴以為生的收入來源)跟我說,「最好是什麼都不要做,都不要設計,愈簡單、愈精簡愈好。」這句話出自於服務大多數 『喜歡裝潢&設計做的愈多玉繁複愈好,別人才知道我家有請設計師』台灣人的台產空間設計師之口,讓當時採訪的人啞口無言(ㄟ,那不就是我嗎?)為什麼會啞口無言?因為明明看到他設計的空間,還是有『裝飾性』的東西,不是出自現代設計概念裡的:形隨機能而生的好東西,而是純粹裝飾性的、很表面質感的東西。